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加工生产 >
家禽深加工急盼恢复市场信心
添加时间:2013-05-09 13:41    来源:未知点击:

    “五一”前后,在我省家禽养殖大县——海安县高新区隆镇街道的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通嘉纶食品有限公司门前车水马龙,前来出售肉鸭的农户络绎不绝;位于南通市通州区四安镇阚庵东村的另一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南通双和食品有限公司,同样门庭热闹。
    自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以来,家禽养殖业受到巨大冲击。从事家禽深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家禽养殖业身处危难之时,勇于担当,按市场保护价敞开收购活禽和禽蛋,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南通嘉纶公司董事长王厚江介绍,受禽流感疫情影响,肉鸭市场行情应声大跌,每斤从5元跌到2.1元,但公司仍按照与养殖户签约的每斤4元的价格收购。截至4月底,公司已收购肉鸭32万只,计96万斤,仅此一项就降低农户损失182.4万元。
    南通双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灿华说,双和公司以收购肉鸡为主,面对今年特殊的市场行情,公司也开始大量收购淘汰的蛋鸡,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从4月初以来,双和公司每天收购的鸡达2万只,截至4月30日已收购了45万只。
    据海安县委农工办统计,目前该县家禽养殖业总体保持平稳,全县8家家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敞开收购活禽和禽蛋,起到了市场稳压器的作用。知情人士透露,在海安,养殖户和龙头企业已经形成默契——养殖户能销售出去的就销售出去,卖不掉时就卖给相关龙头企业。拿生产蛋白粉、蛋黄粉为主的康德蛋制品有限公司来说,该公司当下收购的鸡蛋每斤高于市场价0.2元。康德公司董事长王文根告诉记者,“龙头企业最大程度地维护养殖户的利益,说到底就是保护这个产业。”
    与此同时,尽管省政府出台了扶持家禽业稳定发展的政策,但由于地方相应的配套政策没有跟进,导致一些扶持政策“看得见,摸不着”,令一些龙头企业颇为苦恼。王厚江说,他们公司生产线的产能每天可杀2.5万只肉鸭,实际每天宰杀量只有1.2万只左右,处于开工不足状态,原因就是缺收购资金。禽流感之前,公司曾向金融部门申请额度3000万元的贷款,正当手续办理中,禽流感疫情不期而至,贷款从此再无下文。目前嘉纶公司用在肉鸭收购上的资金多达三四千万元,缺口仍有1000多万元。“在这个时候,公司特别需要雪中送炭。”
    与王厚江担忧所不同的,何灿华最焦虑的是“不知道市场何时能开放”。何灿华说,现在公司天天在杀鸡,而市场上所有鸡产品却卖不动,公司600吨的冷库爆满,还在外面租用了冷库。“像这样拖上几个月,冷冻鸡的口感肯定会受到影响,到时企业就亏大了。”
    “谈‘鸡’色变有点让人困惑不解。”何灿华说,权威部门和专家都认为,经过检疫、宰杀过的鸡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省政府办公厅在扶持家禽业稳定发展的有关政策意见中也明确要求科学引导消费,尽快恢复市场信心,而事实上,各地的机关、学校食堂除了鸡蛋外,均看不到鸡产品的踪影。“如果家禽养殖业在此次禽流感疫情中元气得不到很好的恢复,起码要倒退数年。”何灿华不无忧虑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