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加工生产 >
灵武市规范牛羊杂碎加工
添加时间:2011-05-26 08:34    来源:未知点击:

    羊杂碎是我区一道著名的传统小吃,区内各地均有加工制作点。然而一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不办理任何证照,从羊贩子手中将羊内脏批发回来后,租用破旧的平房就开始清洗加工。由于没有规范的加工设施,加工点经常血渍污水横流,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
    “大部分羊杂碎清洗加工窝点存在生产设备比较简陋,大量使用非食品用生产工具与设备,生产加工场所污浊不堪,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入景观水道等问题。”灵武市食品安全委员综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孙永利告诉记者,一到夏天,加工点及周围苍蝇蚊子到处乱飞,加工好的半成品上成了蝇虫的繁殖基地。恶劣的加工环境,让周围村民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今年5月,灵武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对牛、羊杂碎清洗加工窝点进行了摸底后发现,崇兴镇共有12家清洗加工点,所有的加工点都无证经营,且加工条件十分恶劣。5月9日,灵武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决定开展牛羊杂碎专项整治工作,取缔无证生产加工牛、羊杂碎黑窝点,让百姓吃上放心安全食品。
    5月9日至11日,灵武市出动执法人员14人次,对12家无照经营的加工户现场查封,并依法查扣了用于牛羊杂碎加工的鼓风机、大铁锅等生产工具57件。
    11日晚,灵武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再次对崇兴镇榆木桥村八队的牛、羊杂碎清洗加工窝点不定时巡查时,发现有部分加工窝点业主拒不整改,仍然偷偷生产加工。执法人员当场对清洗加工羊杂碎的原料、半成品进行了封存扣押,扣押羊杂碎原料、半成品6袋。
    至此,灵武市的12个牛、羊杂碎清洗加工窝点全部被关闭,进行统一整改。“我们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先选取两三家加工店进行整改,整改验收合格后,其他的加工点按照统一模式进行整改。”孙永利说。
    将建牛羊杂碎集中加工区
    采访时,记者见到做了4年羊杂碎清洗加工生意的“黑户”老杨。关门的这几天,他顶着亏本的压力整改,看着即将投入使用的加工间,他感慨地说,以后再也不用像打游击一样做生意了。
    除了要求所有加工点关门整改外,执法人员还对积极整改的加工窝点大力进行指导帮扶。孙永利介绍,灵武市政府决定在崇兴镇榆海村建立羊杂碎集中加工区,厂房布局保证“五间房”的基本要求,建立全封闭加工场所,清洗废弃物处理必须建立化粪池,厂房地面和墙壁使用防水、防潮、可冲洗、无毒的材料。
    生产加工设备、工具采用无毒、无害、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不易于微生物滋生、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材料制成,坚决不允许使用浴盆和不符合要求的器皿。
    记者了解到,牛羊杂碎集中加工区建成后,灵武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将派专人进驻集中区,建立检验室,对半成品进行抽检,形成长效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