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高产栽培措施
添加时间:2008-07-23 00:00 来源:点击:次
优质稻宜采用抛秧栽培。季节安排是以早造安全播种、晚造安全齐穗为原则。早造在3月初播种,3月下旬抛秧。晚造在7月中旬播种,7月底至8月初抛秧。
大田每亩用种量常规稻2~2.5公斤,杂交稻1~1.5公斤。秧苗采用塑盘薄膜水育,播前种子用药剂消毒,洗净催芽。常规稻每穴播3~4粒谷,杂交稻每穴播1~2粒谷。每亩需秧盘42个左右,做到泥浆塌谷,揭膜前炼苗。
二、合理密抛,抛足基本苗,确保早够苗。
每亩大田抛足1.8~2万科,均匀抛秧,并刮平好工作沟。争取早造在抛后16~20天、晚造在抛后13~15天达到20~22万苗。
三、氮磷钾合理配施。
据试验,优质稻吸收的磷、钾量比普通稻多10~15,因此要确保磷钾合理施用,要求N∶P2O5∶K2O=1∶0.5∶1.2~1.5。生长前期N∶K2O为1∶1~1.2,中后期N∶K2O为1∶1.5以上。生长前期施氮量约占总氮量的60~70,中期占25~35,后期占5~10。磷肥用作基肥为主,水稻生长中后期应施复合肥和氯化钾。
抛秧前施足基肥,每亩施通用型复合肥(15~15~15)20~27公斤(最好施有机肥)、过磷酸钙15~20公斤。立苗肥施尿素7~8公斤、氯化钾5~6公斤。分蘖肥施通用型复合肥20~23公斤、氯化钾6~8公斤。够苗期施氮依天气、地力和群体长势而定,当够苗期叶色偏淡时应及时补施氮肥,叶色过于浓绿时可适量单施磷、钾肥。生长中期叶色转赤不足而个体生长量偏低的情况下,可通过提高磷、钾肥用量来加施适量氮肥。生长后期早造要且尿素加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施肥,晚造应施壮尾肥。
四、合理灌溉,科学用水。
抛秧时稻田应留浅水,以利生根回青。回青后薄水分蘖。够苗后及时露田,轻晒,以减少无效分蘖,并促使幼穗分化二期适时转赤。幼穗分化后期实行以湿润为主的平衡供水。晚造成熟期要重视灌壮尾水。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
采用“综合防治,以防为主”的措施,重点防治穗颈瘟和纹枯病。在防治病虫害中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用量。
六、及时收获,确保质量。
早稻成熟期温度高、暴雨多,应及时抢晴收割,以防穗芽,但必须保证齐穗后有30天的成熟期。晚稻生长后期天气好,应保证成熟期在40天以上,以使谷粒饱满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