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加工生产 >
晚稻如何科学管水
添加时间:2008-07-17 00:00    来源:点击:
实行科学管水合理灌溉,方能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协调好水、肥、气、热的关系,才能达到晚造增产的目的。晚稻科学管水概括为如下32字要诀:

  浅水插秧 浅水插秧有利于保证插秧质量和插后早回青、早分蘖。据试验,浅水插秧比深水插秧浮秧少17—21%,提早1—2天返青。浅水就是在插秧时保留2厘米左右浅水层为宜。

  深水返青 晚稻插秧季节温度高、光照强、蒸腾失水多,加之秧苗移栽时经过拔秧、搬运等机械损伤,根系吸水力弱,水分一时难以平衡,易引起失水败苗。因此,晚稻插秧后,须加深水层护苗,以创造一个温、湿度比较稳定的环境条件,防止生理失水,促早返青。灌水深度以田不见泥,水不满心叶为度。

  薄水分蘖 晚稻返青后宜薄水勤灌,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速肥效分解,促进根系生长,使之分蘖早,分蘖节位低。在晚稻整个分蘖期,还应经常短时间露田,以利促发新根、长分蘖。露田宜多次进行,每次2—3天。

  晒田健苗 在晚稻分蘖后期到幼穗分化初期,进行排水晒田,能起到控上促下,控叶促根,抑制无效分蘖,控制稻苗徒长,使禾苗由营养生长顺利转向生殖生长,促根深扎,秆壮苗健。晒到茎硬叶挺、叶色退淡、白根外露、田不陷脚时即可复水。

  活水养胎 水稻孕穗期对水分反应很敏感,不能缺水,但也不宜深灌。因此,在幼穗分化期灌水宜浅水勤灌和自然落干相结合。

  足水抽穗 抽穗扬花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分,如果缺水就不能正常抽穗、扬花。因此,晚稻抽穗扬花期间,要保持田中有3厘米以上的水层,若寒露风来临,要灌6·6厘米以上深水层,或采取日排夜灌,以水保温,减轻寒害。

  湿润壮粒 晚稻齐穗后,应采用以湿为主,干干湿湿的间歇灌溉方法,以达到干湿通气,以气促根,养根保叶,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促进灌浆,提高粒重的目的。

  断水黄熟 当晚稻成熟收割前7—8天,便可停止灌水,使稻田落干,以利养分迅速向穗部输送,转色落黄,提高成熟度和便于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