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加工生产 >
要想小麦夺高产春季管理是关键
添加时间:2008-06-26 00:00    来源:点击:
二是因地因苗制宜,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对生长正常、肥力水平较高的麦田,应在拔节期结合浇水重施拔节肥;对于中等肥力麦田,可在起身期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对干生长较差的三类麦苗,应在早春划锄的基础上,于返青期和拔节期两次进行追肥,以促进春生蘖成穗,提高成穗率和促进小花发育结实,增加穗粒数;对于播种时未施底肥或施肥量少的晚茬苗,应在土壤刚刚化冻时借墒追肥,但不宜浇返青水,以免造成地温下降、土壤透气性差,影响小麦植株生长。可在精细划锄的基础上,在小麦起身初期进行肥水促进,以每亩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为宜。浇水应于平均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进行,以免浇水过早发生冻害。  三是对于无水浇条件的丘陵旱地小麦,春季管理应以保墒增温为主。一般麦田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可趁墒开沟追肥,起身至拔节期若出现脱肥症状,应结合降雨及时适量追施化肥;对冬前苗量较大、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旱肥地,可在起身至拔节期趁雨酌情追肥。追肥可采取开沟深施或耧施,以免肥分损失,底施磷肥不足的地块,要氮磷配施。  今年小麦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两病两虫,即纹枯病、锈病和吸浆虫、穗蚜。当前应重点抓好对纹枯病的控制,可用粉锈宁、井岗霉素、禾果利等内吸性药剂,加大水量,均匀喷雾。对去年小麦吸浆虫发生严重的地块,要在4月中下旬吸浆虫羽化出土盛期,每亩用3%的林丹粉或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3公斤制成毒土,顺麦垄撒施,施药后如无雨应适当浇水。对小麦条锈病,要积极推行“准确检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成功经验,防止大面积暴发成灾。对于麦田杂草严重的田块,要在中耕和人工拔除的基础上,注意搞好麦田化学除草。对猪殃殃、野油菜、米米蒿、荠菜等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麦草净进行防治;对野燕麦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6.9%的骠马进行防除。具体时间以气温稳定在10℃~15℃时为宜,并要注意掌握好施药量和施用时间。  在谈到如何防御春季麦田冻害时,郭教授告诉记者,根据我省春性小麦品种面积比例较大,“倒春寒”发生几率高的特点,各地要积极做好麦田春季防冻预案。要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之前及时进行麦田灌溉,预防冻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中耕,结合浇水补施速效氮肥,促进新生分蘖成穗,把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