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世面的卢阿姆意识到丹巴的民居旅游充满商机,便与丈夫从银行贷款5万元,在当地开了一家民居接待站,生意越做越大,荣获“优秀农村人才示范岗”称号——
“康巴美女”卢阿姆的藏乡民居游
在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巴底乡的美人谷,有一家名为“丽人居”的民居接待站远近闻名。老板卢阿姆今年已42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曾经的“康巴第一美女”。
走进“丽人居”,藏房里摆设着典型藏椅床,床背和建筑上都画有色彩丰富的精美图案,独具藏文化特色。酥油茶,青稞酒,牦牛肉……一大清早,卢阿姆就在自家厨房里准备着这些藏餐。“中午有好几桌客人,不早点起来,忙不过来呀!”卢阿姆说,这几年藏区的民居接待十分火爆。
来“丽人居”的游客大多是冲着卢阿姆慕名而来。“在这里既能一睹‘康巴第一美女’的风采,又能品尝由她亲手制作的各类特色美食,巴适得很(好得很)。”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先生告诉笔者。
“是选美改变了我的人生!”卢阿姆说。1995年,她去北京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获得了铜牌。能获奖,对于像她这样来自西部偏远大山里的藏族姑娘来讲,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这次获奖让丹巴美人谷的知名度提升了不少。
随后的2000年,在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表演中,卢阿姆又获得“最佳表演奖”。同年秋季,又夺得“康巴之花”的桂冠,被誉为“康巴第一美女”。2001年,在丹巴县首届嘉绒藏族风情艺术节上,已年近30岁的卢阿姆又以绝对的优势捧回“特别奖”,成为丹巴县名噪一时的美女。
“因为参加选美活动,所以我去了很多地方,开了眼界,胆子也变大了。”见过世面的卢阿姆在2001年意识到丹巴的民居旅游充满商机,便与丈夫从银行贷款5万元人民币,在当地开了一家民居接待站——丽人居,随后生意越做越大。
许多外地企业获知卢阿姆的情况后,纷纷派人到丹巴高薪聘请卢阿姆去企业工作,都被她婉言谢绝。“虽然自己当时小有名气,但从未想过要到外面去闯。”卢阿姆说,自己是结婚后才出去参加选美的,家人需要照顾,而且“美人谷”也有发展潜力,她相信只要有一双勤劳的手,哪里都能发家致富。
如今,卢阿姆的“丽人居”已升级改造,新盖了楼房扩大了接待规模,一年收入达30万元人民币。卢阿姆的民居接待站还获得了“优秀农村人才示范岗”称号,带动乡里人致富。现在,当地的民居接待站已扩大至10家。
“家里搞民居接待,从四面八方来了很多游客,从他们那里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时起,我就想要走出美人谷,去外面闯一闯。”继承了母亲美貌的女儿卢英表示,打算毕业后在成都找份工作。
“丹巴美女七千在外,三千下海。”外面精彩的世界同样吸引着美人谷像卢英一般大的年轻女性们外出闯荡。“美人谷里无美人了,只有美女的妈妈。”当地人常对慕名而来的游客打趣地说。连卢阿姆也不禁感叹:“年轻的女孩儿都出去打工了,现在就剩我这样的老美女在家了。”但她相信,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一些年轻人也会像她那样怀揣着梦想回乡创业……
图为卢阿姆家的阳台有嘉绒藏族的典型韵味,玉米也起到装饰效果。
邹辉 殷樱 刘忠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