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县创业者协会副会长、金一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青峰,来到“长沙小水果之乡”白沙镇。作为省市休闲协会专家,他曾成功打造了百果园农庄、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品牌,这一次,他给白沙时鲜水果协会会员们带来长沙县创业者协会第二期创业培训,和大家聊聊如何打造高效小水果产业链。
现状 一亩收入五六千元企业、基地尝到了甜头
白沙镇水果产业起步于2009年,2010年成立白沙时鲜水果协会,现已有会员46 个。目前全镇共有水果基地6000亩,小水果专业合作社40余家,田茂农庄和浩特农庄2个以水果种植为主要经营项目的现代生态农庄。小水果逐渐成为白沙镇的品牌和代名词。
协会理事喻赞庄告诉记者,协会注重高端品种引进与繁育,现已引进了十来个高端品种。部分果园今年第一次挂果,二十亩水果收入达到十几万元,每亩平均五六千元,让企业、基地尝到了甜头。
在培训会上,李青峰通过PPT,带领参加培训的水果协会会员们“参观了”位于台湾的大湖草莓商圈、金勇DIY 西红柿、九斗村休闲农场。
论点一 延伸产业链单个产品卖出N个附加值
在大湖草莓商圈的农场里,即使是穿着皮鞋的游客也可以踩在铺着糠壳的过道上采摘草莓,不用担心踩一脚湿泥。摘完以后,还可以拎一小箱包装精美的草莓回去给亲友品尝。“采摘体验、包装销售,这两个环节我们这儿也做到了,然而我们做到这一步就到此为止了,没有继续把这个产业链延伸下去。”
出了农场,在大湖草莓商圈里,有卖草莓果醋、薯条、鸡柳、冰激凌的小吃店,还有卖草莓贡丸、香肠的名产店。第一产业种植业就此延伸到了第二产业。“他们的商圈就像我们的合作社,我们基地里也完全可以加一条走道、一个亭子,让游客在这里进行二次消费,把单个草莓卖出N个附加值。”
论点二 农产品提升至体验品体验经济带来双赢
“这是"联合国番茄",8两卖200台币,折合人民币四、五十元。”金勇DIY 休闲农场特别以西红柿为主设计体验活动,在这里的展售区,一个简易透明塑料盒里集合了二十余个不同品种的西红柿,成为一个集各种国别、品种、口味、果色的组合。西红柿经文化包装后售价不菲,被当做体验品而不是农产品来卖。
九斗村休闲农场依托种植业,发挥创意发展起了第三产业。跟随有机蔬菜体验导览路线,参观游客可以观摩有机农业的栽培方式,学习如何选用有机肥料、如何运用生物防治法、如何辨别有机蔬菜等。蔬菜区外,还有各种活动区域,能进行烤红薯比赛等体验活动。
最后,李青峰建议白沙小水果产业结合休闲旅游农业项目建设搞好整体规划,同时在特色水果、创意营销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