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环保旅游 >
乡村旅游不要千村一面
添加时间:2013-02-25 11:50    来源:点击:

  乡村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积极推动,但决不能违背农民意愿追求整齐划一,杜绝为了短期政绩大干快上搞形象工程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力手段。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产业融合,缩小三次产业间距。利用“三农”资源发展旅游,不仅可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调整农村经济中三次产业比重,而且可调整和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促进农产品就地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城乡互动,缩小发展能力差距。发展乡村旅游,大量城镇游客到农村吃、住、行、游、购、娱,激活了城乡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城市文明下乡,促使农村完善水电气、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同时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发展乡村旅游,还可以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引导农民发展旅游,不仅可让农民就地务工,做到务农务工两不误、两促进,而且可让农产品就地卖钱,产品变商品。乡村旅游能大幅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切实增加农民现金收入。

  当前,乡村旅游要科学发展,避免走进误区。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防止一刀切。十八大明确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乡村旅游规划应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形成规模效益,但坚决不能违背农民意愿追求整齐划一,搞千亩荷塘、万里梨花,杜绝农户“被规划”、“被搬迁”。

  尊重地方特色,防止一个样。可持续、高水平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不规范不行,但要立足资源优势、尊重民俗民风、彰显地方特色、实现错位竞争,保持乡村气息和农村味道,不要把农村建得像城市,甚至千村一面、千菜一味。

  尊重发展规律,防止一阵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积极推动,但一定要引导不教导、参与不干预,坚决杜绝为了短期政绩大干快上搞形象工程。一定要尊重发展规律,不能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做到“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

  政府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可以通过政策宣传、资金帮扶、典型示范等多种渠道,加强引导,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尤其是乡村干部应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应加强技能培训、完善基础设施……让农民有能力干、有条件干。效益是发展的生命线,没有效益的发展就是典型的瞎折腾。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一定不能拍脑袋主观臆断,要充分论证市场前景、遵循市场法则,鼓动百姓上没有“卖相”的项目,不仅会劳民伤财,而且会导致干部“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

  (作者系重庆市旅游监察执法总队总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