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环保旅游 >
休闲农业火 游客争相来
添加时间:2012-11-29 09:50    来源:未知点击:

    合肥市包河区沈福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特色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为群众开辟致富路——
    赏玩花木,休闲垂钓,品尝特色土菜。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的侨福巾帼园农家乐,一年到头生意火爆。“尤其是在双休日,来吃饭的得提前预订,垂钓中心更是一‘竿’难求。”老板徐明英笑着说,自从沈福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以来,她家农家乐一年纯收入超过30万元。
    2007年之前,沈福村还是四里八乡出了名的穷村。虽然地处城郊,村民仍然不是种水稻就是栽油菜;一年到头辛苦不说,手里还剩不了几个钱。
    2003年起,随着大圩葡萄节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沈福村敏锐地从中嗅到了发展机遇。“经过村民集体讨论,村里明确了调整产业结构,搞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村支书沈训鲁介绍,在积极鼓励村民种植草莓、葡萄等附加值高的农产品的同时,村集体大力推动土地承包流转,扶持有能力的大户开展特色经营。徐明英正是此时响应村里号召,在原来6亩田的基础上,承包了120亩地,建起了集草莓、葡萄采摘,垂钓、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开业第一年,生意就十分火爆。
    抢抓大好形势,沈福村先后引进食家庄、华福、宝岛等多家休闲垂钓农家乐活动中心,既增加了游玩的新景点,也让农家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逐渐凸显。“在旅游业的强力带动下,全村农民年均纯收入增幅超过了15%。”沈训鲁介绍,乡村旅游为村民开辟了致富之路:2002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而2011年则突破了1万元。
    尝到甜头的沈福村,步子迈得更大,规划也更宏远。全村流转土地达到总面积85%以上,目前已形成蔬菜、龙虾养殖、苗木花卉、休闲垂钓等六大基地。值得一提的是,佳佳龙虾等5家龙虾养殖企业在村里的帮扶下,已形成2380多亩养殖规模,每年生产商品虾30万公斤,创造产值300万元,利润达到120万元。该村养殖的龙虾,成为继大圩冬瓜、雪菜、葡萄三大品牌之后,又一被省城市民喜爱的无公害农产品。
    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沈福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07年起,村里开始按照“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设计蓝图,全面推进新农村改造。几年间,村里先后整治田间道路6000多米,清淤沟渠10多公里,新建荷花塘200多亩,种植花草等常绿植被近200亩。改造后的沈福村,栋栋徽派房屋错落有致,郁郁葱葱的绿树成林,波光粼粼的绿水环绕……醉人的乡村美景,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前去观光游玩、休闲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