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环保旅游 >
太原:“乡村游” 省城旅游经济新亮点
添加时间:2009-06-02 09:42    来源:点击:

  抛却城市的喧哗,去乡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以亲近自然、感受田园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已日渐跃升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假日里,给自己一个懒惰的理由,离开喧闹的城市,到乡间置身于啾啾的鸟鸣声中,听潺潺的溪流敲击山石,看怒放的山花随风弄姿,老牛、炊烟、晚霞,体味空气中弥漫的那种乡村气息,那一刻,生活的压力荡然无存,不用忙着下车拍照,上车睡觉,这样的旅程,或许才能让你真正得到放松。

  这,就是乡村旅游,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休闲感觉。有消息显示,全国有80%的城市居民,在黄金周或周末选择到乡村去旅游。乡村旅游成了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太原市近年来的乡村旅游发展也日新月异,截至2008年底,全市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清徐县葡峰山庄、中隐山和阳曲县的青草坡),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清徐亚平生态葡萄园)。另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两家(东湖醋园和中国煤炭博物馆4A)。目前很多与农村有关的商机逐渐显现出来,有些精明的农村人或者城里人在“农”字上做文章,开拓出了一片创业的新天地,同时,也让人们对周末出游充满期待。

  “乡村游”资源丰富

  太原市旅游局副局长李晓玉介绍,今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 “中国生态旅游年”,太原市周围乡村山川秀美,文化积淀深厚,农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高涨。目前,各县(市、区)基本都有农家乐,民俗村或是乡村客栈等不同形式的旅游产品,加上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农民向旅游领域转变,已为太原市打造城市周边游及乡村游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数字显示,尖草坪首批“农家乐”14个经营户自2007年以来共接待国内游客1万余人次,经济总收入达五六万元,现在还有大量的村民踊跃报名参加。另外,有的地方已形成观光旅游线路雏形,如杏花岭区沿着东山由南而北,太原解放纪念馆、东山植物园、窑头农家乐、丈子头农家乐等旅游景点已串成一线。在今年特殊经济形势的影响下,经过重新整合包装的太原城市周边游及乡村游产品,已成为除国内游、短途游之外,人们最喜爱的旅游方式。

  “乡村游”大有可为

  最新资料显示,2008年,山西旅游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大,投资项目明显增多,占城镇服务业投资的比重继续上升。即便就是现在,各类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地上也是热火朝天。全省景点景区的建设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停工,通过危机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旅游事业长期稳定的收益,在山西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本土旅游业。

  太原市一些从事餐饮经营的老板曾经探讨“产业升级”后的乡村游,不少人对投资乡村游都很有想法:

  在城市周边的乡村游示范点进行“认种”。前去游乐的人根据需要认种一块“自留地”,让孩子、亲人和朋友在这里体验田间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养殖鸡、鸭、鹅等动物,做一回快乐农民。

  还有一种真正休闲的人,他们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在绿树成荫的葡萄架下欣赏成串水灵灵的葡萄、在鸟鸣声中闭目养神,这不是为了采摘,不是为了吃农家饭,就是为了放松身心。乡村游就是在找乡村的感觉,所以,不能把楼房修得和城里一个样,服务人员也不能学城里人的穿戴,越“土”的东西越是人们追求的“乡村感觉”。

  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采访中,业内人士建议,发展乡村游,选址很重要,不能离城市太远,太远了会增加都市人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也不能太近,还要尽量远离交通干道,否则就摆脱不了城市的喧嚣和各种污染,体现不出乡村特色。

  “乡村游”如何做大

  目前,太原市乡村游正处于起始阶段,大多数仍处于单打独斗状态的“农家乐”,虽身处青山秀水之中,但未能利用宣传达到“景上添花”,其本身发展速度也明显滞后。

  记者发现,由于交通的原因,很多旅行社干脆放弃了这个市场。有关人士指出,要先从“太原人游太原”入手,启动本地的消费市场。

  太原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高端发力,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资和引资力度,改善乡村游的基础设施,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在景点加入吸引游客的看点,加大宣传力度拉动人气,让想去乡村休闲的人能找到中意的地方,提高有旅游资源乡村的知名度。另外要增加“玩”的设施,让丰富的三晋民俗在乡村游中承担起应有的角色和任务。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小小“乡村游”,“钱景”很广阔!

  本报记者 任慧君 戴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