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旅游促进山东新农村建设
2005摘自《旅游调研》2006年第11期
山东省文登市有20多个自然村位于胶东半岛最高峰昆嵛山的腹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独特的风水使得当地的小樱桃品质独特。2005年,文登市政府高屋建瓴,把这一资源优势进行了市场化“加工”——举办了首届昆嵛山樱桃节。2006年,这一活动规模、档次又上了一个台阶:樱桃节期间,界石、葛家两镇共接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及国内北京、河北、海南、广州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达到22万多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000多万元。昆嵛山樱桃节已成为文登响当当的旅游品牌,小樱桃做出了推动文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文章。
一、文登发展农业旅游的主要做法:政府主导、联动发展;立体宣传、以人为本
(一)政府主导:想得远大、做得规范
2005年,文登市委、市政府的新一届当家人在敏锐地发现了本地樱桃的独特优势后,并未因循守旧,像山东其他地方一样只在农业上做文章,而是深谋远虑地把小樱桃和大农村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把农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使出了“樱桃节”妙招,使优势资源通过这一符合市场规律、联动效应明显的形式转化为带动落后山区发展的生产力。有了好想法还不够,文登的领导们还力求做得规范。文登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旅游局、宣传部、公安局、交通局、卫生局、工商局、市妇联、林业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及樱桃主产区(界石、葛家两镇)政府为成员单位的组委会,从体制上保证了樱桃节各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总体协调。组委会下设综合协调组、宣传文化组、安全保障组和工作办公室。界石、葛家两镇还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亲自挂帅的镇级组委会,各村还设立了宣传、导引、治安、卫生小组。
为保障樱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樱桃节组委会本着“一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突出了规划的龙头作用。在规划中把握了三个要点:高起点制定节庆总体方案、人性化制定采摘观光方案、高标准制定市场运作计划,保证了樱桃节在“想得远大”的同时“做得规范”。例如,其中的市场运作计划,就是由市委、市政府先提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樱桃节组委会在规划中制定了樱桃节总冠名、单项冠名、万元以下协办单位三种招商方案并予以落实。通过一个多月的宣传促销,吸引了8家客商参与,其中,山东昆嵛啤酒有限公司夺得总冠名权。成功吸纳客商参与昆嵛山樱桃节,为市场化运作樱桃节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二)联动发展:旅游搭台、客商进来
樱桃节只是个开关,文登的领导们更看重的是通过这一旅游节庆活动带活农村的全面发展。文登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审时度势,实施市场化运作,对外大打生态牌、历史文化牌,借助樱桃节的品牌效应,做活了以节招商、以昆嵛山招商、以旅游招商等招商活动。结果,樱桃节不仅带来了樱桃园和农家宴的红火,而且给当地镇、村送去了商机——许多客商通过参加樱桃节看到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纷纷在文登市投资兴业。
随着客商的落户,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应出台了有关政策和服务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招商环境。界石镇全新改版政府网,增添多处互动板块,服务界石、宣传界石的作用大大增强;在新建120平方米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大厅中,新增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和昆嵛山旅游开发服务办公室两个职能部门,从设备添置、人员配备和职能增进等方面入手,加强对二、三产业的服务,实现一站式操作,对新上项目的报批、建设、开工等方面实行多角度服务,进一步改善了服务环境,招商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葛家镇成立了圣经山招商办公室,以山招商、以山融资,“道家文化圣经山”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牌,市场化招商力度大幅度增强,从此山名更盛,镇名更响,迎来了新的投资热潮。
近两年,葛家、界石两镇因樱桃而闻名,借樱桃而发展,招商引资工作也驶入快车道。山东汇源实业服务公司在界石镇投资建设6000吨的气调库今年9月份就可投入使用。两年来已有鼋山石材、广联纺织、“腾龙山庄”、“龙阳山居”等20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落户界石,吸引项目总投资3亿多元。有6家客商到葛家镇考察,达成投资协议2个,总投资7000多万元。樱桃节的蜚声,使文登市的旅游招商成果显著。两年来,共有5个旅游大项目落户,总投资达19亿元。
(三)立体宣传:多媒体配合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樱桃经济”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只有扬名才能聚人生财。在文登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樱桃节举办地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与“借力推”三位一体,面向中小城市、依托周边景点,全面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逐步叫响了樱桃品牌。
一是今年又先后派团参加了山东省旅游新产品展示推介会和山东省快乐乡村游旅游推介会,由威海市组织的“携手长江,拥抱威海”沿长江13城市大篷车旅游促销活动,其间与省内外旅行社签订了1000多份旅游协议。
二是采取报纸、电视、广播、新闻报道等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展开立体式宣传。今年又先后制作了樱桃节广告专题片,并在威海电视台一套“直播威海”黄金时段、二套“威海新闻”前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宣传,同时在烟台电视台一套、三套黄金时段进行宣传。在发行总量达14万份的《威海晚报》、《广播电视报》上做了一整版的彩页,其中载有樱桃节文字、图片、樱桃节采摘园、农家宴、饭店酒家联系方式等图文并茂的广告宣传;利用山东中邮广告发行面广的优势,印制了5万份载有樱桃节文字、图片、樱桃节采摘园、农家宴、社会饭店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广告报,以威海三市一区、烟台市区、青岛、淄博、潍坊、济南等城市为重点,大造声势。另外,还通过威海政府《发展研究》刊物刊登了樱桃节的文字和图片,在威海《中产者》上,做了一通版图文并茂的樱桃节广告宣传。上述一系列举措,扩大了昆嵛山樱桃节的影响力。
三是精心组织开园仪式,进一步提高樱桃节的知名度。今年的开园仪式举办得隆重热烈、生动活泼,还邀请了《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威海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和心旅联盟会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樱桃节,提高了昆嵛山樱桃节的知名度。
四是界石、葛家两镇主动出击,广泛宣传推介。葛家镇政府投资4万多元在309国道等交通要道及樱桃主产区的醒目地段设立广告导引牌,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并将调查樱桃及农家宴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界石镇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宣传媒体开展了“青山绿水红樱桃”征联活动;邀请威海、文登20多家旅行社负责人走进樱桃园实地考察,扩大了进园品尝采摘的群体。
(四)以人为本:提高质量上以客人为本,发展目标上以主人为本
以客人为本,是指旅游是服务业,客人就是上帝,所以在办好樱桃节上必须以客人的满意为根本。
樱桃节火了,来的都是客:游客和客商。客人的吃住行条件既是樱桃节的基础,也是村民新生活的基础。为此,文登市加大了硬环境建设力度。在硬环境建设上,突出了道路改造、美化环境。界石镇党委、政府发动全体机关干部下到各樱桃村中,带领老百姓整治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加大力度整修、扩大停车场,有条件的村队都扩展了通往樱桃园的环山路,交通局还投资500万元硬化了干道,极大地方便了自驾车游客的进出,保障了游客的安全。葛家镇党委、政府投入80多万元对乡镇入境处进行了绿化和美化,并发动沿线各村群众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修整山路100多公里,受到了中外游客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硬件质量重要,软件质量也不可或缺。文登市避免了很多地方一手硬、一手软的弊端,在软环境建设上强调了行业管理、服务优化。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部门联动的强大合力。市工商局出动100多人次,加强对沿线摊点、商贩的管理,确保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公安局、交通局抽调了40多名交通警全力做好节日的交通疏导工作,确保了车辆安全有序的进出。市卫生局、市妇联密切配合,在保证农家宴条件和卫生标准的前提下,今年又增加农家宴户54个,基本满足了游客的需要。市林业局、农业局及早动手为樱桃户规划樱桃园,选择樱桃新品种,为樱桃产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主人为本,这是指文登在举办樱桃节时尽管樱桃节对文登农村的发展是件绝对的好事,但地方领导并未采取命令式的强制做法,并未盲目以旅游业收入指标为导向,在樱桃节的发展目标上坚持了富民、自愿原则。
文登各级领导都强调农村旅游的根基在农村,动力在农民。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依靠农民的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才会使农村旅游既有总量发展也有效益提高,才能使农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在举办樱桃节的过程中,从制定规划到有关基础设施建设,都充分做到了公众参与和群策群力。在总结樱桃节效益说,也充分强调了其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这样,樱桃节不仅领导喜欢,群众更喜欢。
通过围绕樱桃节进行的这四方面的举措,目前文登市已经形成了县、乡、村多层次、全方位、体制化推动农村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樱桃节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未来十五年中国农村的头等大事,文登市以樱桃节为抓手发展农村旅游对农村发展的作用究竟如何,是否符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可以一一验证。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通过举办樱桃节,文登市界石镇和葛家镇逐步形成了一条以旅游业为主体,与餐饮、特色农业、玩具生产等相关产业紧密相连的产业链。
1、樱桃节促进了农村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和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升级
樱桃节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当地的旅游业出现了井喷式增长。樱桃节期间,圣经山和昆嵛山风景区的游客是平时的5倍多。人流带来了资金流和信息流,使餐饮业获得了大发展——当地出现了70多户“农家宴”,户户火爆、家家发财;使当地的特色手工业获得了大发展——当地的布制玩具、柳编、根雕、盆景等旅游工艺品借樱桃节之势“火”了;使当地的农业结构完成了升级换代——通过樱桃节这一平台,把樱桃市场直接引到了田间地头,带动了樱桃种植业迅速发展。
目前,全市大小樱桃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据统计,今年葛家镇80多万斤樱桃无一粒出园销售,且售价高出市场2倍多,全镇围绕樱桃创经济效益1200多万元,大樱桃每亩纯收入平均在8000元左右,有的高达12000多元。良好的效益极大地激发了老百姓大种樱桃的积极性,目前,葛家镇适宜栽植樱桃村的农民纷纷调换土地、预订苗木,预计今冬明春全镇可新栽樱桃300多亩。界石镇在增加樱桃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发扬山区茶叶种植传统,由政府出资注册了“昆嵛山绿茶”商标,每年还免费为农户提供茶叶种子和技术支持,并统一产品包装,目前已引导农民种植茶叶110亩,年产茶叶可达1200公斤。
樱桃节还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业。昆嵛山周边一直比较冷清的房地产市场日渐红火,界石镇驻地35万平方米商品房被抢购一空,每平方米售价由600~700元,提高到900~1200元,大庆油田有30多名退休职工慕名前来购房;民房也大幅升值,3年前只能卖三四千元的房子,现在三四万元都难买到。
2、樱桃节使当地农村显著增收
生产发展的同时,以主人为本的樱桃节还使村民们享受到了生活宽裕的滋味。就以樱桃节涉及到的村庄为例,70多户“农家宴”主的平均收入近万元。界石镇三瓣石村村民姜国平办“农家宴”纯收入15000多元。葛家镇西于村的12户农家宴异常火爆,游客排队吃饭,户主准备的地瓜、芋头及山野菜吃光了,只能在村里的大喇叭上高价收购。界石、葛家两镇80多家大小饭店家家爆满、排队就餐,樱桃节期间餐饮、宾馆总收入1000多万元。村民为饭店、农家宴挖野菜每天也能收入三四十元。界石镇六度寺村56岁的王爱秀,今年挖野菜收入3000多元。据统计,樱桃节使界石、葛家两镇10万人口当中的4万多人受益。就连传统上从土里刨食的“纯”农民也突然就“阔”了。有200多户村民纯收入达到20000多元,新河村樱桃种植户丛培国仅一个月纯收入就达20多万元。界石镇三瓣石村,是一个40户的小村,今年樱桃节增收20多万元。
(二)村容整洁: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界石镇、葛家镇种植樱桃的多数是小山村,基础条件比较差,但在樱桃节的带动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实现了大的突破。两年来,葛家镇、界石镇从环境美化、街道硬化、村庄绿化“三化”入手,结合樱桃节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出工出力,有效改善了镇容村貌。界石镇的梧桐庵村引导村民全面清理了“三大堆”,栽植紫荆、芙蓉、雪松、瓜子黄杨、红条木等绿化苗木3000多棵,在村委办公室西建起一处1200平方米的小花园,并投资40万多元把主村路硬化;宫家庄村投资2万元硬化了南北街一条,栽植芙蓉、瓜子黄杨、红条木等150多棵。葛家镇的西于村在村内主要路段安装了垃圾箱,农户的柴草均在村外集中堆放,有效地保证了村容整洁。界石镇投入33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往樱桃村的主干道全部硬化,并对镇区东西出入口进行了绿化美化,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葛家镇投入500多万元进行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修整山路100多公里,植树35万株,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今年,界石、葛家两镇都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三)乡风文明:农民思想更加解放,共同致富步伐不断加快
村风民风显著提升,和谐农村建设不断推进。樱桃节的举办,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
一是思想更解放。农民由封闭变得开放,更加注重宣传自己。过去,界石、葛家两镇的农民是见了记者就躲,现在是主动找记者、抢镜头。界石镇的新庄村专门制作了介绍本村景点和典故的宣传光碟,许多樱桃种植户印制了名片,逢人就发。
二是头脑更灵活。界石镇的六度寺村、软枣林村,葛家镇的黄龙岘、西于等村干部群众的市场观念、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与旅行社联手经营樱桃园,在游客数量、樱桃售价上都得到了保障,一个樱桃节下来,户均收入5000多元。葛家镇东于村村民迟所秋还借鉴樱桃节的经验,自办红杏采摘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是目光更长远。农民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普遍认识到昆嵛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宝贵的财富,谁破坏了,谁就是砸了惠及子孙后代的“金饭碗”。界石镇的梧桐庵村舍眼前利益求长远利益,变索取资源为保护资源,停办了曾是“聚宝盆”的石材场,上攀岩项目,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四是创业更积极。过去是政府千方百计鼓励农民创业,现在是农民千方百计谋求发展。2004年界石镇的镇村干部走村串户、苦口婆心地发动,只有12户同意办“农家宴”,今年不用发动就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报名。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激发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今年两镇可新上大樱桃500多亩。葛家镇在现有的黄金梨和日本柿子的基础上,已发展起万亩桃园、梨园、苹果园和千亩杏园,实现“春赏樱花,夏吃杏桃,秋品梨柿,冬观雪景,四季饮绿茶”的全方位的昆嵛山旅游新格局。界石镇规划了泰礴顶、抽水蓄能电站、休闲养生庄园、休闲运动、情人谷等五大风景区,以全新理念把昆嵛山打造成集休闲养生、观光旅游开发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加快了当地农民共同致富的步伐。“樱桃节”让农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眼界得到了开拓,观念得到了更新,人的文明也得到了升华。以往的淳朴民风,今天注入了文明、诚信的新内涵,带来了乡风文明的新时尚。
广大农民切身体会到,樱桃节要办好,不仅要有好的资源、好的环境,更须有良好的村风民风。农民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待人处事等一下子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抓住这一时机,界石、葛家两镇适时开展了“十佳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美在农户、乐在农家、学在农家”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和谐家园,共奔致富之路。过去村头巷尾打牌、闲聊随处可见,现在家家户户忙着学技术、上项目;过去村民对自己的言行、穿着、居住环境都不太讲究,现在是窗明几净,衣着得体,农家小院环境清新;过去邻里之间往往一点小事就可能引起矛盾纠纷,现在是东家的游客多了,就往西家送,西家的农家宴坐满了,就往东家领,形成了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界石镇的新庄村村民江树泉以昆嵛山风情为主旋律,在自家庭院中办起了“昆阳书院”,提升了农家的文化品位,游客不仅尝到了农家美味,而且体会到了文登的淳朴民风。
(五)管理民主:基层管理和谐高效、干群关系水乳交融
由于文登领导在筹办樱桃节的过程中坚持了富民、自愿原则,使樱桃节在实施中做到了广泛参与、群策群力,樱桃节因而成为各级各部门实现职能转变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办节过程中,当地党委和政府积极加强对外宣传,大搞环境整治,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农村“两委”干部积极帮助果农发布信息、联系客源,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农民普遍反映,以前干部下村是来要钱的,现在是来帮助挣钱的,这样的干部自然家家欢迎,这样的政府当然人人拥护。界石镇党委书记端午节前夕到六度寺村走访了解樱桃节筹备情况,村民执意要把自己腌制的咸蛋往车上装;葛家镇的西于村、黄龙岘村村民自发地给镇党委、政府送去了“樱桃节助民致富、谢政府为民服务”的锦旗;许多樱桃种植户还形象地把樱桃节称为“惠民节”。
短短两年,文登市领导走出的“樱桃节”这步棋使得文登农村的发展满盘皆活。全国像文登这样的地方还很多,怎样立足当地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让旅游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登的想法和做法值得大家参考。
三、主要思考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搭好发展旅游农业的大舞台是基础
政府的特殊作用始终是任何节庆组织者都无法替代的。有了政府的直接领导,可以从宏观上、大局上把握活动的方向,给节庆活动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把政府在发展旅游农业的主导战略得以落实,扶持好相对比较薄弱的旅游农业,山东文登通过举办昆嵛山樱桃节得到了很好的启示。
“昆嵛山樱桃节”是文登市委、市政府关心“三农”问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观光农业,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一项重大举措。从节日举办伊始,文登市委、市政府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大力发展旅游农业特色经济,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集群发展”的思路,搭建旅游农业大舞台,以旅游助农富农、拉动三产,促进“三农”发展。从而打破了只为办节而办节的局限,将樱桃节的举办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中,提升了樱桃节的档次,丰富了樱桃节的内涵。
在昆嵛山樱桃节中,文登市委、市政府规划了总体方案,成立了筹备工作组织机构,统一组织领导。并多次召开市组委各成员单位专题协调会和现场办公会,认真研究落实樱桃节筹备的有关事宜,对采摘园道路状况、停车场整修、采摘路线、信息互通、人员车辆分流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筹备,保证了樱桃节的成功举办。市政府还聘请专业的策划公司按市场运作规律对樱桃节进行总体策划设计,制定宣传方案,增强了工作的科学性。同时,为方便游客参观旅游,责成界石、葛家两镇对全镇樱桃种植村、种植户、亩数、成熟时间、联系电话以及农家宴举办村、户主、规模、特色菜、联系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市政府出面统一推介、统一宣传,增强了组织服务工作的实效性。经过两年昆嵛山樱桃节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的樱桃节平台成功打造出来,奏响了昆嵛山樱桃节的主旋律。
(二)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唱好发展旅游农业大合唱是关键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活动,是昆嵛山樱桃节成功举办的关键。在昆嵛山樱桃节举办前,文登市政府就要求各级领导班子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开辟“农家乐”、“乡村快乐游”、“采摘节”等特色旅游农业项目和特色旅游商品,达到既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又能富裕农民的目的,推动农村面貌的改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昆嵛山樱桃节中,文登市委、市政府把各相关部门的规范管理作为成功举办昆嵛山樱桃节的关键,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协调配合,分工负责,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今年,界石、葛家两镇分别确定45家和22家思想品德好、邻里关系好、家庭环境好、烹调手艺好、樱桃树多的“四好一多”家庭,作为举办农家宴的业户,由市卫生局、市妇联负责举办了农家宴培训班,围绕饮食知识、接待礼仪和卫生防疫等方面加强培训,提高了农家宴的档次和饭菜质量;组织医院防疫人员对农家宴业户进行卫生、防疫检查,确保游客的饮食安全,并对申报的农户进行了筛选,制定了统一的“山里人家游”菜谱和物价、卫生等标准,逐一编号。市工商局加强对沿途摊点、商贩的管理检查力度,并向社会公开了申诉举报电话,严肃查处缺斤少两、哄抬价格、欺行霸市等损害游客利益的行为,确保了摊点摆放有序,经营业户文明经商。葛家镇还统一规范了市场价格,避免了不正当竞争。市公安局、交通局和乡镇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安排交警和机关干部1000多人次,在进村主干道、交通路口、停车场等重要部位调度指挥、疏导交通、维持秩序。市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报社加大樱桃节期间的宣传力度和氛围的营造。企业公司通过市场化竞标的方式纷纷参与进来,为节日注入了资金来源。社会力量的动员,职能部门的服务,一个发展旅游农业的大合唱在文登拉开帷幕。
(三)不断营造社会服务氛围,让广大农民在发展旅游农业中唱主角是根本
举办昆嵛山樱桃节的宗旨和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努力营造发展旅游农业的社会氛围。文登市把发展旅游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让广大农民在发展旅游农业中唱主角,强化农村文化特色、原生态环境和绿色产业意识,建立以旅助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大旅游”与“大农业”、“大产业”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充分发挥旅游农业的最大效应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
要让农民在参与中唱主角,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解放农民的思想观念。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的思想中走出来,积极投身旅游农业发展中。由于开发旅游农业项目在部分农民心目中还是个新生事物,更需要政府及各部门的积极引导。首届昆嵛山樱桃节,由于部分农民认识不足,因此参与的积极性并不很高,思想中还存有只将樱桃卖出去的小农意识,对开发相关配套的旅游项目还持等待观望的态度。为此,文登市各级党委、政府采取走出去参观的方式,带农民走出家门,学习外地的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农业的广阔前景。
其次,要以典型引路,让农民在发展旅游农业中见到实惠。对部分农民的不认识,文登市在首届樱桃节中,精心筛选了有头脑、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参与樱桃节的旅游开发上,通过对举办“农家宴”、“采摘园”的扶持,让一部分农民在樱桃节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从而调动了更多农民参与旅游农业开发的积极性。
第三,通过举办节日,以节搭台,着力培养新型农民。昆嵛山樱桃节的成功举办,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培养了有素质、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型农民,他们通过参与旅游农业开发,掌握并推广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开发了已封闭的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并在旅游服务中提升了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这些有效方式方法和社会服务氛围,让农民感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更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一个以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的旅游农业在文登已全面形成。【作者:于建平 宋修海 单位:山东省文登市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