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环保旅游 >
小桥流水映农家北京最美乡村皇木厂村
添加时间:2008-07-08 00:00    来源:点击:

  今年春天,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皇木厂村被授予了“北京最美的乡村”称号,成为151万余人次网上投票、23万余人次的报纸票选而评选出10个京郊最美的村庄之一。

  10多年前,记者曾到皇木厂村采访,那时全村还是一片小平房、一条沙土路、一个养鱼塘。1997年,村里启动了旧村改造工程。当记者又去采访时,皇木厂村经济合作社主任常仕洺向记者描述了村庄改造工程的蓝图:小桥、流水、人家,四周筑墙,再建一座城门楼……

  10年后的今天,常任洺(去年已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心中的蓝图变成了现实,皇木厂村已是旧貌换新颜:两条宽阔的柏油路铺连国道,下了国道即走近了红墙黄瓦的城门楼,顺着高大的门洞往里走,扑入眼帘的便是“北京最美乡村”的铜制荣誉标志,再前行即是该村第一道独具特色的竹制门楼(全村有6个不同样式的竹门楼)。

  过了竹门楼,即见黄瓦红墙的戏门楼,穿过戏门楼,迎面矗立着四柱的石牌坊,四柱中间是用运河故道的竹叶巨石雕刻的石碑,碑面镌刻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的“皇家新村”四个大字。

  石碑东北角屹立着一座5层砖塔,登临塔顶可俯瞰全村景致:村中央浮光耀银般的湖面,有1000多平方米,湖东西两侧建起了300米长的竹制长廊。绿草如茵的湖畔端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舳舻千里”。意思是说:此湖是古代大运河原故道的一段遗址,观者可遥想当年运河之上商船首尾相接,绵延千里的繁荣景象。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湖四周昔日的小平房不见了,崛起了一幢幢白墙红顶的独栋别墅,皇木厂村的农民住进了崭新的别墅楼。

  再往南走村子东西门楼之间,铺设了一条花岗岩的石板步行街,街中间四季流淌的人工河横贯东西,河里金鱼戏游,河面莲花掩映。汉白玉的护栏镶嵌河岸两侧,18个拱型石桥凌河横跨南北,村民称之为“金鱼桥”。桥北侧伸展过来一棵参天古槐,树旁立有“古槐自述”碑,碑文记述了历史的沧桑及今朝的巨变。

  纵横相通的村路,早已实现石板化、水泥化、油漆化,两旁栽满了柳树、桃树、紫槐树、迎春花、月季花等,五彩纷呈。村里还为村民建设了两处健身场。村子中心还建了一座古香古色的“长乐宫”,专供村民开展娱乐活动。每当旭日东升,村民便开始晨练;夕阳西下时,又跳起街舞。

  皇木厂村的干部还颇具生态环保意识,他们不是一味地盖楼房,划出了两大片400亩绿化保护地。一片在村子的西北角,种有白杨树,现已叶密成荫,树高成材。另一片在村子的东南角,种有30多亩水蜜桃和葡萄,现已果实缀满枝头。每年都无偿发给全村120位老人家享用。

  皇木厂村的农民今非昔比,生活就像那水蜜桃,甜水洋溢。服务公司负责人刘宝德向记者介绍说:现在村民除了种植蔬菜水果,护理树木草坪,到村印刷厂做工外,还有近百人从事物业服务。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

  皇木厂村的新村建设不仅福泽村民,还吸引了京城的名人:著名环保作家入住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搬来了,还有不少文化名人也纷纷落户皇木厂村。他们不仅家搬来了,还带来了新的文化,使之皇木厂村呈现城乡文化融合的态势。

  近悉,皇木厂村已被市里确定为奥运会嘉宾参观的接待点。未来的皇木厂村,将会更加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