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部委工程 >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赴山东调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添加时间:2014-05-22 16:33    来源:点击:

  强调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注重实现“三个转变”,即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由总量扩张向提档升级转变,由分散无序向集聚发展转变。

  5月18日至19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一行赴山东临沂市,深入河东区、沂南县、兰陵县调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实地考察了以天同、大林、三益、泉润、青果、迪雀等公司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兰陵代村、沂南竹泉村和马泉创意休闲农业园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当地管理部门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及企业负责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期盼。

农产品加工业是临沂的头等大产业

临沂现代农业正在通过加工业“接二连三”

  在谈到临沂农产品加工业时,临沂市政府尹长友副市长说,农产品加工业是临沂市的头等重要产业,是政府高兴、农民欢迎、生态良好、市场旺销的多赢好产业。临沂市农委主任鞠艳峰说,临沂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引擎就是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让农业接二产连三产,就做齐了现代农业的三个子系统(即:标准化原料基地、加工园区、物流配送体系)。据了解,临沂市作为山东省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抓住发展机遇,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用工业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的理念引领,利用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以及先进技术,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2013年完成产值1618.4亿元,同比增长16.9%,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增收致富之路,取得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宝贵经验。

  宗锦耀对临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希望和要求。他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推进“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他强调,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还是那个农产品,没有加工业的带动是不可能增值增效、提档升级的,农产品加工业让大量的临沂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节省了他们的大量开支。希望临沂继续注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牵引力和助推力,为农村经济留下更多的资源要素,为老区人民就业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驱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动力

提档升级成为加工产业的主旋律

产业园区成了优秀企业的集中地

  宗锦耀强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注重实现“三个转变”,即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由总量扩张向提档升级转变,由分散无序向集聚发展转变。临沂的农产品加工业经历了初加工向精深加工乃至综合利用加工的过程。例如河东区脱水蔬菜加工产业通过技术升级改造,新上真空冷冻干燥生产线,开发出50多个高端脱水蔬菜产品。目前,临沂市已经形成了粮食加工、油料加工、脱水蔬菜加工、肉类加工和果品罐头加工五大产业集群,基本涵盖了冷鲜肉、FD果蔬、焙烤类糕点、坚果制品、蔬果罐头、果汁、植物油、饮料酒、精制米面制品等28大类。调研组亲自观看了企业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很多企业装备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且都在企业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产品大都颇上档次,不仅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产品美誉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精深加工更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利润率,更有力带动农民增收。

  调研组了解到,在临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走“一个加工点就是一个污染源”的老路,而是通过聚集形成了一些地区清晰、特色鲜明、有一定规模的食品生产加工集中区,把“流水”的企业吸引在“铁打的营盘”中。其中沂南县还成功打造了“肉鸭园区”和“全国肉鸭生产加工第一县”品牌。考察中,从区域分布上也可直观看出,河东区的天同、凯佳、大林等,沂南的泉润、迪雀、青果等都集中在一个区域。集群式发展结束了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无序粗放式发展的历史,极大地节约了土地等要素资源,而且便于集中管理,助推企业立体分工,有利于环境治理。

品牌是信誉的凝结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

用品牌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在考察过程中,宗锦耀局长还重点强调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过程中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品牌是信誉的凝结,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品牌是消费者脑子里的记忆点,国际产业发展表明,从资源经济向产业经济再向品牌经济发展,是普遍的规律。临沂市致力于弘扬“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的品牌理念,高度重视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全市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达到138个,培育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42个,企业产品品牌98个,形成了苍山大蒜、沂蒙绿茶、沂南孙祖小米等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临沂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有较高的品牌创建和维护意识,通过质量安全和品牌文化两头抓,为品牌保驾护航。一方面积极建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加强合作社、农户和企业联系,通过“五个统一、一个保证”(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物资配送、统一检验检测、统一产品销售,保证原料质量安全)。加工过程基本全部采取全封闭式管理,通过HACCP手段控制加工食品安全,建立参观通道,一律明窗净几,杜绝一切可能的污染。建立独立的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批批抽检,严格质量监控。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品牌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泉润食品就将沂南诸葛亮文化与企业品牌有效对接,通过讲品牌背后的文化故事来传承文化精髓,打造具有文化积淀的现代化食品企业。宗锦耀强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我们农产品加工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引导企业加强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创建品牌。临沂市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以高度重视的态度,得力有效的措施,努力保障食物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质量安全,用品牌保证了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让农产品加工品“产”得安全,“管”得严格,吃得放心。座谈中企业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如加强与金融的对接、加强企业与科技的嫁接,加强资金扶持和用地支持等,宗锦耀都一一进行了回应。

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

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古朴村落为形

  宗锦耀一行还考察了兰陵县、河东区、沂南县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组发现了三种休闲农业模式,一是对由村集体带头建设将农村变成集农业技术展示、农耕文化传承、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主题公园的兰陵代村模式,调研组所到之处,确实感觉到气势宏伟,高端大气上档次,农业的文化、生态、创意等功能得到充分延展。二是在保护原始村落形态基础上发展休闲旅游的竹泉村模式,竹中泉水汩汩而流,小桥流水,青石水流,迎面而来,现场制作沂蒙山小吃、沿街叫卖,此起彼伏,一派繁荣。据介绍,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1000元猛增到现在的1.3万元。三是以开发荒坡荒滩为主建设创意采摘生态园的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模式,目前初具规模。宗锦耀对这三种模式给予了肯定,并要求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理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休闲农业规范有序发展。要以传承农耕文化为魂,以建设美丽田园为韵,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以保护古朴村落为形,促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空气变人气,农产品变商品,彰显休闲农业促进增收的经济功能、带动就业的社会功能、保护利用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为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作出贡献。(通讯员:陈建光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