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村热点 >
陕西省现代农业职业科技教育改革试验区启动
添加时间:2013-08-14 14:25    来源:点击:

陕西省为加快面向农村职业科技教育发展,继成立杨凌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后,今年初印发了《陕西省建设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规划5年时间,将试验区建设成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培训基地、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研究和技术推广中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完成10万名涉农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10万名农业科技人员、100万名新型农民培养培训任务。

  试验区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有关农业科研院所为核心,以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陕西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为骨干,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农业职业院校为基本力量,通过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改革发展模式,创新运行机制,打造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陕西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验区将在全省建设10个高等职业教育和20个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品牌,构建中、高职衔接贯通、学历教育与新型农民培训并举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同时,根据陕西省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地域农业产业特点,建设30个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开展现代农业技能人才培养、生产示范、信息服务和技术推广活动。

陕西省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组建以来,积极探索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和路子。三年来,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创新体制机制,主动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目前,集团79个成员单位中,33家企业在集团内职业院校设立了人才培养基地、开办了51个订单班。集团围绕绿色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休闲农业、机械化农业,扎实开展“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与省内外139个县(区)政府和1132家企业进行了广泛合作,创新了“季节分段,工学结合”等18种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30个合作典型案例,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教集团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集团职业院校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蓝领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近两年,为彬县、凤县等地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2万人,培训农民18.3万人次。在实践中形成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科技包村型、专家大院型和企业带动型五种培训模式。

  集团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经济效益明显。集团组织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开展技术推广、咨询服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近两年,已有280名专业教师被地方政府(企业)聘请为技术顾问或技术总监,8个专业与企业共同承担合作项目76个。该院赵瑜研究员先后培育出了小麦武农132、武农986等5个品种,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6000多万亩,实现农民增收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