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看点:
①18岁创业 第一年就赚70万元
②自断财路之后
③坏事变好事 年销售额激增2000万元
记者来到青岛采访韩洪发,在见到他之前,先采访了几位熟悉他的人。
青岛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总经理 黄晋庆:我们起步的时候几乎同时,几乎同时,但你看现在,几年以后,我在后面追不上他了。
青岛某机械制造公司 总经理 王平祥:不可思议的感觉,不可思议你一个90后家庭没有太大的背景,你投资这么大的产业,而且做得还挺好。
胶南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校长 石兆胜:他很精明。他也利用了我,一个老师要优惠学生的这样一种心理。他挺聪明。他把握了我的心理。
记者:他把校长的心理都把握了?
胶南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校长 石兆胜:对,我感觉是这样。
青岛市黄岛区西埠村 村主任 韩洪武:我很没想到,他能干到今天。他这个事能做到这么大。
记者又了解到,直到现在,有些人都猜测韩洪发是一位家里有钱的富二代。
他就是韩洪发。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跟这家公司谈一笔三十万元的生意。说到韩洪发这位90后的老板,这家公司的老总也感叹不已。
辽宁省开原市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 苏哲:我想应该是少东家。我的理念,我一想应该是家族企业。没想到,真没想到。做企业来说,从原始积累来说,这个年龄,太不一般了。
韩洪发18岁开始创业,创业第一年就赚了七十多万元。他20岁成立自己的公司,两年后,公司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就在韩洪发开始创业的前两年,因为没有考上高中,又很不情愿地被父亲送到了职业中专读书,父亲在村里抬不起头,韩洪发自己也很自卑。
父亲 韩锡良:我感觉特别没面子,也特别生气。对他的前途也不考虑了,直接没信心了。
青岛市黄岛区西埠村 村民 韩元林:你就是个干活的嘛,你有什么前途,当时就这样想。
韩洪发是怎样从被认为没有前途,变成让很多人佩服的成功创业者呢?这还要从他被迫上职业中专说起。
韩洪发的老家就在这个村子里,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亲下岗后靠跑运输维持全家的生活。家人一直希望韩洪发能考上大学,找个体面的工作,可没想到,韩洪发竟然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
父亲 韩锡良:特别地伤心,也特别地生气。措手不及了似的。
青岛市黄岛区西埠村 村民 韩健高: 应该说,在他个人来说,确实丢人。没什么出息了。
韩洪发:周围的人,都在说这个事情,感觉压力比较大。
2006年夏天,父亲把韩洪发送到当地的职业中专学习,想让他学一门技术,毕业后能找份工作。可这样的安排,反而让韩洪发感觉更加自卑。
2006年10月的一个周末,韩洪发从学校放学回家,路上遇到了几个村民,村民的议论,深深刺痛了他。
韩洪发:他们说谁谁家,你看他那个孩子。肯定以后这孩子,成不了什么气候,白瞎了这个孩子。当时内心非常强烈,我要证明我肯定行。
回到学校,韩洪发上课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2006年11月的一天,当韩洪发听到老师宣布,第二年青岛市将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韩洪发:我当时的心情非常高兴,有这个比赛,我可以获得一个名次之后,我就感觉什么都有了,至少让我的亲戚朋友,所有的人都认可我。我认为是一个机遇。
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每年都举办一次,谁也没想到,韩洪发的这次报名竟成为他创业的起点,人生的转折。
同学 徐云龙:如果那时候没有技能大赛,哪有他第二年的七八十万元,这对他人生就是很大的一个转折。
韩洪发:没有当初的比赛,后面的事情肯定就是,有可能都没有。没有后面所有的一切。
2009年8月3日,韩洪发老家村子里的人惊讶地发现,被认为没有出息的韩洪发,居然开着自己的小车回家了,连韩洪发的父亲都不敢相信。
父亲 韩锡良:刚开始也是半信半疑。怀疑这个车,他哪来钱买的车。
青岛市黄岛区西埠村 村民 韩元林:哎,这个小孩,买这么一个车回来。
青岛市黄岛区西埠村 村民 韩健高:这么一个孩子,学历不高,但是他开回一辆豪华的车来,究竟他干的哪一道,不清楚。确实很惊讶。
发生在韩洪发身上的这个让很多人惊讶的变化,还只是个开始。他的传奇还要从他报名参加比赛说起。
报名后,韩洪发白天黑夜地在学校的实训车间练习。2007年10月,他在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得数控车工比赛二等奖。学校每年都有学生在这样的比赛中获奖,但韩洪发的获奖,却改变了他的人生。
这两栋楼是学校的实训车间,里面的这些设备,精度高,种类齐全,是当地很多大型加工企业都没有的。韩洪发发现,这些设备除了用于教学外,很多时候都闲置。这让他看到了商机。
当地机械制造业发达,一些大企业都把零配件的加工外包出去,催生了当地大大小小的配件加工企业。如果自己拉订单,用学校的这些设备加工配件,肯定能赚钱。
韩洪发:人家一台两台都可以赚钱,这么多设备肯定可以赚钱。
2008年春节过后,韩洪发找到学校,希望实训车间的设备课余时间能让自己用。虽然一些老师有些担心,但校长却同意了。
胶南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校长 石兆胜:从我当校长以后。他是第一个提出来。他自己接订单,要用学校的设备进行加工。有些老师是不理解,觉得你一个在校的孩子,你还没毕业,就是说,你心比天高。我说孩子有这种愿望,叫他尝试一下,没问题。
回到家,韩洪发把自己创业的决定告诉了家人,父亲气得两个月都没跟他说一句话。
父亲 韩锡良:我是特别生气。你自己创业都是一个笑话,像你这样的年龄,你创不了业。
韩洪发:我一定要做一件事情,做一件大事,让他们看一下。
两个月后的一天,当地一家企业在外加工的一批配件有瑕疵,正发愁找不到人修改。韩洪发听说后找上来。尽管这家企业有些怀疑,但最终同意让韩洪发试一试。
韩洪发:他有点不太相信的感觉,他只是让我先做一件,你做好了一件,然后其它的我再让你做。
韩洪发加工的样品,客户非常满意,立马把全部150个配件交给他修改。韩洪发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他的第一单生意,赚了7000元钱。
韩洪发:非常开心。我拿到这个现金,当时感觉拿了很多很多钱,对我来说因为是第一笔订单,第一次赚这么多钱。
韩洪发经常跑去和当地干配件加工的同行交朋友,因为这一点,他的订单越来越多,很快在当地配件加工行业里闯出了名堂。
青岛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总经理 贾廷银:他拿我当老子来对待,我拿他当孩子来对待。我的订单多了,我给他干,他的订单多了,给我干。当时同行跟他都成了朋友。
到2009年夏天,创业一年时间的韩洪发已经赚了七十多万元,他瞒着父母买了自己的车和房子。这一年,韩洪发刚满19岁。
韩洪发18岁创业,一年就赚了七十多万元,自己还买了车,年纪轻轻就成了当地配件加工行业里的佼佼者,配件加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而记者调查发现,此时的韩洪发却做出了一个令同行很难理解的事,他要转行,放弃配件加工。
青岛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总经理 黄晋庆:这个行情你多干五年,你会创办非常大一个厂。在这时候你选择转产,在我眼光下,我当时是摇头的,我理解不了。
因为韩洪发很清楚,自己刚开始的创业纯粹借鸡生蛋,如果不是借用学校的这些设备,他根本就不可能赚到钱。
韩洪发:我担心一件事情,迟早要发生,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如果说这件事情一旦发生,就相当于直接把我财路给断掉。
韩洪发担心,学校的设备自己不可能永久使用,而且,做配件加工,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韩洪发:做配件加工,只能依附于别人,没有自己的产品,你只能说给别人做个配套,做加工,只能在我们当地内销,做不了很大,不可能做大。必须有自己的产品,这样可以在全国各地。在大的市场,你才能施展开自己。
到2010年年底,韩洪发靠配件加工已经攒下了四百多万元的积蓄。他决定不再给别的企业加工零配件,而是自己生产数控冲床。做出转行决定不到十天,他投入所有的积蓄,租下了这个1500平米的厂房,购买设备,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数控冲床主要是用来加工一些金属薄板材质的机械零件。跟普通冲床比,它的自动化程度更高,节省人工,也更安全。原先做配件加工的时候,细心的韩洪发发现,当时很多企业都找他加工数控冲床的零配件。他感觉自己发现了一个新商机。
韩洪发:整个我们地区的厂家的核心部位,都是我生产的,都是由我来给他们提供,所以我选择了做这个产品。
2010年,青岛当地生产数控冲床的企业有20多家。2008年以前,因为技术原因,国内的数控冲床几乎都是国外产品。数控冲床在国内是一个新兴行业,市场大,竞争也很激烈。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技术已经不是问题,最大的难题是销售。
青岛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总经理 贾廷银:想做的人多,不过就是想做的人每年增多,户数也不少,陆陆续续退出也不少。
韩洪发:我认为没有竞争就是没有市场的,只有有竞争的情况下才能有市场。这就说,看你的经营。
2011年年初,韩洪发得到消息,山东临沂一家大型的太阳能厂家需要进一批设备,其中就有一台数控冲床。韩洪发非常希望能和这家大企业合作,这对他开拓新市场非常有利,但他又得知,对方已经和青岛一家国企达成了采购意向。
山东省临沂市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剑:对我们企业来讲,肯定愿意和一些大的企业,规模和我们公司的实力、企业的规模差不多的企业,这样合作起来能放心。
跟对方联系的过程中,细心的韩洪发发现,这家企业的采购非常着急,但和他们达成采购意向的青岛那家国企却迟迟没有动静。
山东省临沂市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邱发现:公司给我们下达的任务,是一个月之内就要采购完毕,所以很着急。原本看中的是青岛一家国企。
出人意料地,韩洪发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这家企业。
韩洪发:只要有一点点希望,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把这个订单接过来。
在跟山东这家企业负责人的交谈中,韩洪发说的一句话打动了对方,让原本没有希望的合作发生了逆转。当时对方想了解韩洪发公司的实力,韩洪发实事求是地告诉对方,自己公司只有10个人,刚刚起步。
山东省临沂市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邱发现:别人一般就是吹自己的公司如何大,服务如何好,他来不说这些。
山东省临沂市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剑:如果站在营销的角度上,当时他是不会做生意的。
韩洪发:他也会从我们同行当中,了解到我当时的现状。不如说实话,虽然我们刚刚起步,但是我们会把产品做好。
山东省临沂市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剑:就是因为他这种坦诚。我说我们不看你现在,你的企业规模大小,我说韩总,我看中了你这个人。
这家企业跟韩洪发签订了30万元的设备订购合同。韩洪发的坦诚,让他打开了国内北方市场。2011年,公司销售额突破600万元。
换了新的行业,看到这里您可能觉得韩洪发是利用了自己专业技术上的优势,抓住了商机,赚钱只是因为特殊的行业。不过,接下发生的一件事,您看完一定会感叹,这个90后小伙的确很有一手。
2011年下半年,韩洪发招聘了8名有销售经验的业务员,准备开拓全国市场。
妻子 于晓凤:一开始都是雄心勃勃的。怎么着,我一定会为企业带来收益。
公司员工 王定好:那么多有能力的业务员,为公司跑业务,觉得我们公司订单一定会很多。
韩洪发:当时就是感觉这个公司会上一个台阶,业务方面肯定要有大的提升。
然而与大家的预期恰恰相反,半年下来,公司业绩平平。而更让韩洪发无法理解的是,当初被大家最为看好的一位跑广东市场的业务员,居然半年时间连一张订单都没有。
韩洪发:最初几个月,我感觉让他适应一段时间,肯定会好的。但是后来时间越来越长,订单一直没有,我就感到有问题。
韩洪发找到在公司管财务的妻子,从报销的业务经费来看,这位业务员确实在积极地跑业务。
妻子 于晓凤:我们在这个业务员身上的业务经费,得有五万元这个数字差不多。一次一次,要了好几次。经费什么的我们都是,他要,然后就给了。
花了这么多经费,却没有一张订单,韩洪发感觉事情蹊跷,他马上跟曾经有合作意向的广东客户和一些同行打听。这一打听,韩洪发非常失望。
韩洪发:心情,感觉是非常差的。发现订单都到别人家去了,肯定这里面有问题。因为不是一台两台,一台两台那是偶然,但是多了就肯定不是一个偶然了。
韩洪发发现,因为生产同类产品的个别企业提成更高,这个跑广东市场的业务员,拿着韩洪发公司的经费,却帮其他公司卖了产品。
韩洪发很气愤,辞退了那位业务员。但这件事,却在公司上下引起了很大震动。
公司员工 王定好:就觉得韩总年轻,老板年轻,觉得他没有那方面的管理能力。
公司员工 崔培豹:这么年轻一个老板,20多岁刚出头,能把这个企业管理好吗?我们也是犯嘀咕了。
当时韩洪发的企业已经有20多位员工,一半的员工都在外跑销售。谁也没想到,这件事之后的2012年,在当地几家同行关门倒闭的情况下,韩洪发公司的年销售额却突破了两千万元。
韩洪发:反过来一想,这确实是一个好事。就是我事业的一个转折,公司的一个转折,我人生的一个转折。
公司员工 王定好:本来绝对不是好事,但是如果说没有这件事情的话,公司不可能有这两千多万元的。
虽然辞退了那位业务员,但韩洪发意识到,类似事情不是个例。接下来,他一方面提高业务员的销售提成,另一方面,他开始做一件他认为很重要的事。
2013年清明假期,记者跟随韩洪发来到员工张则喜家,在这里记者得知了一件韩洪发一直没有跟记者提起的事。
张则喜的妻子 苗晓霞:我公公婆婆有病的时候也来,逢年过节都过来看看。其实这样的人很少。我们挺感激他的。
2012年间,员工张则喜的父母相继病危,张则喜三天两头请假照顾老人,直到父母都去世,一年没上几天班,情绪也很低落。韩洪发得知张则喜家里的情况后,帮他联系医院,还经常过来帮忙。
张则喜的妻子 苗晓霞:有点,就是想哭那种感觉,挺感动的。
公司员工 张则喜:我也干过很多单位,就是说,真的干的时间不是很长。到我们现在这个单位,就感觉我们这个老板,很多方面让我感觉,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2012年年初,韩洪发重新招聘了一批本地的业务员和技术员,为的就是能够方便关心和照顾他们的家庭生活,培养忠于自己企业的团队。
韩洪发:我感觉作为一个老板来说,应该关心员工,不止是关心员工本人,更重要的也是关心他的家庭,因为他也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
2012年,韩洪发的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了2000万元,年仅23岁的韩洪发成了当地行业里的一匹黑马。
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管委 副主任 赵士玉: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应该鼓励他们去创业。同时在创业当中,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像韩洪发这样的人才多了,我们区域就会发展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