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村热点 >
重庆合川:一只甲鱼“生”出一个专业合作社
添加时间:2013-05-03 14:29    来源:点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重庆市发展农民合作社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研,写出一组报道。从今天起,将陆续刊发。

  近日,距重庆合川城区50多公里的小沔镇盛泉村,春光朗照的几千亩甲鱼养殖池,泛着粼粼波光。

  “这平静的水面下,藏着600多块钱1公斤的生态甲鱼哩!”昊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荣华介绍,“养殖场有几十万只甲鱼,最大的一只有四五公斤重。”

  没想到这偏僻的山村,还有这样一座特色养殖场。

  一只甲鱼引出一座养殖场

  谈起已发展到3000余亩规模的甲鱼养殖场,60多岁的荣华就来了精神:“这是1只甲鱼的功劳。”

  10年前,在重庆渝北区开煤矿赚了钱的他,承包了镇里的上游水库,打鱼时捉到了1只重2公斤多的甲鱼。这时,有人愿出2000块钱,买这只甲鱼。

  甲鱼这样“管钱”,让颇有经济头脑的荣华动了养甲鱼的心。他到外地买来6000只甲鱼苗,放入水库。可是此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了。“当时我想,这几万块钱的甲鱼苗钱,怕是打水漂了。”荣华说。

  可没想到,时隔4年,当水库为消毒而放干水后,库底到处都是已长大了的甲鱼。

  “看到甲鱼,除了惊喜外,我也意识到,这里的水和环境,适宜养甲鱼。”于是,荣华流转了几百亩田,修建甲鱼养殖池,建起养殖场。

  一座养殖场牵出一个合作社

  甲鱼养殖效益极好,每亩每年产出有2万多元,除去成本,纯利1万多元。

  “有了市场,就想扩大规模。”荣华说,“我是盛泉人,也想利用这一产业,带动乡亲们共同赚钱。”

  经协商,荣华决定组建股份制的重庆昊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乡亲们用土地入股,他用资金入股。入股的土地,实行保底分红。

  盛泉村的唐道孝,将自家2亩田入股后,去年除获得600公斤黄谷的保底收益,还获得90公斤黄谷的分红收益。

  此外,入股农民还可以由荣华提供甲鱼苗和养殖技术,自行养殖,然后由荣华负责回收。

  目前,盛泉村和相邻的双槐镇上游村,共有300多户村民自愿加入昊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入股土地已达3000余亩,建成了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生态甲鱼养殖场。

  养出高品质的甲鱼,未必就能畅销出去。

  在外打拼多年,有着丰富市场经验的荣华,投入上千万元,在重庆两江新区幸福广场旁边,建起一座甲鱼馆和直销门市,推销甲鱼。

  “目前,我们合作社养出的甲鱼,可以说是有多少就能销多少,价格也不错。”荣华说,除重庆市场外,还销往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