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聚焦三农 >
农业部要求奋战100天力争今年秋粮丰收
添加时间:2008-07-28 00:00    来源:点击:

农业部要求奋战100天力争今年秋粮丰收

 

来源:农民日报

       农业部全面部署南方秋粮生产和高产创建工作

  本报讯 (记者江娜)7月25日,距离全国大部分地区秋粮收获大约还有100天时间,农业部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南方秋粮生产暨高产创建工作会议,总结今年小麦高产创建经验,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创建活动,部署秋粮生产各项工作。

  秋粮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70%,对今年能否实现粮食连续5年增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对这次会议作出批示:在当前国际粮食供求趋紧,粮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十分重大。我部今年在全国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集成、展示、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目前小麦高产创建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高效增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有力地带动了区域均衡增产,为夏粮连续第5年获得丰收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了主动。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关键在秋粮。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刻认识到抓好高产创建是粮油生产的必然选择,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总结小麦高产创建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抓好秋粮田间管理,奋战100天,确保秋粮丰收,力争今年实现连续5年粮食增产目标。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会上指出,今年夏粮获得丰收,小麦高产创建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是涌现一批小麦万亩高产典型。据严格测产验收汇总,143个夏收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540公斤,比今年全国夏收小麦平均亩产高221公斤。

  其次是推动了小麦大面积平衡增产。据统计143个示范片所在县小麦平均亩产达419公斤,比上年提高26公斤,增长6.6%。再次是促进小麦品质同步提升。143个示范片小麦优质率达70%以上,比非示范区高10个百分点以上。最后是创建高产技术模式。大力集成了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10大主推技术,形成各具特色、符合各地生态类型的技术模式。下一步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创新工作机制,落实技术措施,突出宣传引导,扎实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

  会议分析了目前秋粮生产形势:在田秋粮作物长势良好,同时也面临种粮效益下降、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病虫害偏重发生等不利因素。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夺取今年粮食丰收的极端重要性,奋战100天,力争今年秋粮丰收。要狠抓晚稻面积落实。努力扩大晚稻种植面积,力争比上年扩大150万亩以上;抢修水毁粮田,及时补种改种;适宜地区努力增种秋玉米、秋薯、小宗粮豆等晚秋作物,力争种足种满,不留秋闲田。要狠抓技术措施落实。完善秋粮生产技术方案,重点突出玉米“一增四改”、水稻“一增四推”、马铃薯“一种一病”等集成技术的推广普及;分作物、分区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观摩与培训;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要狠抓病虫害防控措施落实。加强预测预报,落实防控责任,推进统防统治和专业化防治,重点抓好水稻“两迁”害虫、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努力减轻病虫害损失。要抓防灾减灾措施落实。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及早制定完善秋粮生产灾害应急预案,做好抗灾救灾技术、人员及物资等各项准备;抓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物资供应,及早制定补种改种的技术方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恢复农业生产。

  最后,危朝安对今年秋冬种工作进行了提前部署。要求各地认真分析秋冬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早制定工作方案,研究提出具体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稳定小麦面积,力争油菜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以上,实现夏粮连续6年增产,巩固油料生产恢复发展的好势头。

xi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