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英德农田疑被稀土盗采点污染 自产米不敢吃
添加时间:2013-08-05 16:55 来源:点击:次
青塘镇相关部门出动拆毁非法稀土矿池。
青塘镇相关部门对非法稀土采矿设施进行销毁。
用于偷采稀土矿的水管几乎布满整座山头。
DSC_3325偷采稀土矿窝点不远处树立的监管责任牌。
南方农村报讯 4月18日,看着眼前一大片农田,广东英德市青塘镇青南村村民卢先生显得很纠结。他犹豫的是,今年到底还要不要在这里种水稻。
“以前这片田每亩起码能产800斤,现在有些不到300斤。”村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两年来,村里不少稻田不仅减产严重,而且稻米的色泽和口感都大不如前,有人甚至认为种出了“毒大米”。许多村民认为,问题出在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的岩下水库受到了当地稀土盗采活动的严重污染。
收粮商贩避而远之
4月18日,记者驱车来到了青塘镇岩下水库。由于正处雨季,水库水位较高。远远望去,里面的水呈现出深绿色。水库边有几栋简易的房屋,几百只鸭子正悠闲地游泳。
“这几年,岩下水库水质一直在变差。”张先生告诉记者,岩下水库曾是当地有名的养鱼场,养出的鱼肉嫩味美,但近几年来,水库出现了几次大规模死鱼事件,只好承包给了外地人养鸭子,“鸭子主要在水面活动,受水质影响较小。”
许多村民认为,近年来水库附近山上频频出现的偷采稀土矿点,是岩下水库的主要污染源。多座山体被偷采者挖得面目全非。矿点排出的化学物质,随着流水一直汇集到岩下水库。而作为青塘镇重要的水利设施,岩下水库是全镇近三分之二农田的灌溉水源。村民说,岩下水库水质变差,下游数千亩农田的粮食生产自然受到影响。
“种出来的大米连村民都不敢吃。”卢先生告诉记者,他去年早稻种了3亩,但产量总共还不到1500斤,而且种出的大米出现了黑芯、硬度大等问题,“用这样的大米煮粥,很难煮烂。”
记者了解到,由于当地传言岩下水库的水“有毒”,周边村民近年种出来的稻米连收粮商贩也避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