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进农村全面改造 3年对近5万个行政村进行整体提升
添加时间:2013-06-24 15:29 来源:点击:次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河北省内丘县大留村采访,只见这个树木掩映的村庄是街道干净,广场整洁,花木繁茂。站在四周栽满鸡冠花和柳树的村民广场内,村党支部书记韩顺平对记者说,省里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非常符合老百姓的心愿,前一段时间,我们先后完成清理垃圾3万立方米,硬化街道和通村路5700米,环村绿化60多亩,设立定点垃圾池19个,使得村里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了彻底改观,使得农村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
试点示范引领发展
大留村村容村貌发生根本转变,正是河北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结果,今年5月11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决定用3年时间,对全省近5万个行政村面貌进行配套改造、整体提升。
河北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通过改革开放和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农村环境则基本上没有太大改观。最为普遍的是粪便乱堆、垃圾乱倒,柴草乱放、污水横溢,蚊蝇乱飞等不良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农村群众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专题调研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果农民的收入指标提高了,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还是传统落后的,就不是全面小康。要根据全面小康的要求,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在农村实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配套改造提升工程,统筹解决农村厕所、厨房、饮水、垃圾等问题,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来一场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大变革。”
河北出台的意见表明,全面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主要针对当前全省广大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零乱、房屋结构陈旧、基础设施不配套、公共服务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作为行动的责任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在工作中,不能搞强迫命令与“一刀切”,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不破坏生态环境,主要通过试点示范引领健康发展。除了城郊一些村庄,其他农村重在整理改造,一般不大拆大建,整个行动将于2015年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