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聚焦三农 >
大学毕业生"知识入股":创新让合作之路走得更远
添加时间:2013-01-22 11:22    来源:点击:
创新让合作之路走得更远

——贵州省思南县大学毕业生“知识入股”农合社案例调查

    本报记者 刘久锋 通讯员 杨秀初

    贵州省思南县常青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知识入股”吸引大学毕业生扎根山区创业兴农,实现产业与人才联姻、知识与市场结合,得以快速发展壮大。这一为高校毕业生依靠知识自主创业、贡献知识回报社会提供了新的视野,同时为偏远山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带来了成功探索与借鉴。

    “知识入股”成就“智力创业”

    近年来,思南县委、县政府为解决乌江思林水电站库区移民长远生计问题,组织引导库区移民合理使用移民资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

    2009年10月,白彩文兄弟4人与另外2位移民共同入股,成立了注册资本103万元的常青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全社现有社员227人,其中移民占80%。

    合作社理事长白彩文说,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股东都是农民,文化程度低,缺乏知识,导致合作社管理不规范,技术落后,产加销脱节,合作社一度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

    2010年11月,白彩文与华南农大毕业生杨彪相识。此时,杨彪正带着酝酿两年已久的立体生态循环种养项目,回乡寻求自主创业门路。由于缺资金,项目一直未能启动。

    一边是有资金盼知识,一边是有知识盼资金。两人一番深谈,白彩文当即邀请杨彪以知识和技术折价30万元入股,出任合作社总经理。2011年9月,杨彪又说服校友湖北籍卢猛、云南籍胡小青,分别知识入股30万元加盟合作社。两人放弃在外企月收入7000多元的高薪工作,决心在这偏僻山乡干出一番事业。三人以知识入股,共占1/8股份,每月还领2000元工资,食宿由社里负担。股东们主动推举杨彪为总经理,卢猛、胡小青为副总经理。

    至此,三位大学毕业生走上了“智力创业”之路,常青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成为贵州省第一家由大学生“知识入股”的农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