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皇家牧场,今朝畜牧强县。放眼彰武大地,往昔风吹草低见牛羊那如诗般的场景早已被一排排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标准畜舍取代,这是彰武县畜牧业迅速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彰武县积极抢抓机遇,紧紧围绕打造畜牧业强县这一目标,不断调整和完善畜牧业发展思路,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经济占据了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有力推进了彰武县畜牧强县的建设进程。彰武县连续六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荣誉。
——实施“五大工程”推动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彰武县做为农业大县,农业占据着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而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县畜牧兽医局在推进畜牧业强县的实践中,全力实施“五大工程”,推进畜牧业跨越式发展。一是基地建设工程。紧紧围绕国家畜牧养殖产业政策,结合全县实际,进一步做好长远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动员有实力、懂经营的人士投资畜牧养殖产业,深入推动“一乡一品”工程。围绕现代农业理念,按照各地畜牧业养殖习惯,大力发展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家禽饲养业。2014年上半年生猪饲养量130.36万头,出栏量59.87万头,同比增长分别为-11.48%、2.2%;肉牛饲养量22.28万头、出栏量3.59万头,同比增长分别为4.8%、1.17%;奶牛存栏3.62万头,同比增长21%;肉羊饲养量55.16万只、出栏量14.8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58%、1.86%;家禽饲养量1591.8万只、出栏量519.71万只,基本与去年持平。向社会提供各种肉类6.99万吨、蛋类4.58万吨、奶类9.05万吨,实现牧业产值27亿元。二是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工程。县畜牧兽医局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做为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积极争取省、市支持,今年计划新建、改扩建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31个,其中新建13个,改扩建18个。现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总数已达380个,畜禽规模化饲养比重达75%以上。三是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县畜牧局积极深入龙头企业进行调研,帮助分析原因,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目前辉山年产8万吨高端初乳配方奶粉项目土地已落实,工程已开工;10座奶牛养殖场已投产,2014年新建18座奶牛场项目选址已结束,已开工建设;满堂红优品饲料厂2013年已投入使用,新扩建厂区即将投产;蓝月亮肉牛屠宰场年内将投入生产;加气站和生物制药项目正在推进中。四是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全力推进草原沙化治理二期工程建设,根据省局要求和彰武县的实际情况,今年草原沙化治理确定补播面积3.9万亩,现已完成。草原生态信息录入上传户数25612户,禁牧面积114.3649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牧草良种补贴人工种草24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完成草原鼠害防治面积15万亩,完成发生防治面积的100%;完成虫害防治面积0.5万亩,完成发生防治面积的100%。在本年度的草原防火工作中,制作草原防火条幅30面,印刷国务院《草原防火条例》700册,防火宣传资料1.4万份,普及草原防火安全知识达三十余万人次。五是实施环境治理工程。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将加强畜禽粪便利用、污水治理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作为畜牧兽医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无害化处理及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生物发酵床、生物肥还田、沼气池等有效处理畜禽粪便的生态养殖方式,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一个县级无害化处理中心和4个村级无害化处理点,2个万头猪场和30个千头以上猪场都安装了无害化处理罐,全县规模饲养场都建设了无害化处理设施,20个大型养猪场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
——完善“五大体系”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配套体系做为保证。在推进畜牧业发展上,县畜牧兽医局着重建立完善“五大体系”,为畜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推进品种改良进程。针对品种单一、老化问题,组织人员通过考察,严格筛选,引进一批适应性、抗病性强、耐粗饲、品种优良的种畜,并及时对当地繁育的良种导入外血,优化提升畜禽品种质量。目前共建牛改良站点60处,上半年完成肉牛改良8560头,奶牛良种繁育8780头;新建羊良种繁育场2处,引进山东原种小尾寒羊700只、杜泊种羊30只;指导完成猪改良站点建设 123处,完成猪改良6.3万头。二是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为提高群众的养殖技术和水平,县畜牧兽医局积极同有关科研院校联系,与沈阳农业大学、农科院等建立长期的交流和合作机制,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加强对广大养殖人员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方面的培训,使90%以上的养殖户都能够熟练掌握。积极推进技术下乡,借助文化下乡、设立咨询台等不同形式,组织畜牧系统广大干部,向养殖户发放相关书籍、宣传资料等。利用职业学校,加强群众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的养殖知识和技能。先后邀请全国著名专家教授来县讲课10余次,组织县畜牧专家、业务骨干举办培训班100余场次,受训群众超过10000人次。三是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引导和鼓励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者协会及股份合作制联合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参与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分配,提高农民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获利水平。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农民的利益。目前,全县成立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08个,生猪、奶牛、肉牛、肉羊、禽类都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开展养殖业保险试点工作,增强养殖业者抵御重大动物疫情及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2014年彰武县作为阜新市养殖保险试点县,上半年完成投保奶牛3686头,能繁母猪13482头,育肥猪28380头。四是完善技术推广体系,推进增长方式转变。转变增长方式是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县畜牧兽医局总结近几年养殖小区建设经验,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建设,发展适度规模化养殖,提高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施畜牧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养殖技术,切实提高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今年,全县建设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基点5处,落实阳光猪舍建设面积2645平方米;畜牧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设科技示范户240户,落实示范内容3项,带动5000农户开展科学养殖。五是完善防控监管体系,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全面开展了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几项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今年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效果良好,应免畜禽免疫密度、猪牛羊耳标佩戴率、免疫证发放率均达到了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产地检疫及屠宰检疫工作,上半年共屠宰检疫生猪17490头、屠宰检疫牛、羊3510万头、屠宰检疫禽类3.9万只、检查动物产品1542吨;共检出病害畜禽28头(只)、无害化处理病害畜禽产品1900公斤、查处各类违反动物防疫法的案件4起、阿尔乡检查站消毒检查车辆670车(次)。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在兽药、饲料、畜产品的监管工作中严格执法,上半年监督检查养殖场、兽药店、饲料店、奶站、屠宰场、饲料厂、畜产品销售企业439次,查处生鲜乳违规案件一起,查处经营假劣兽药、饲料案件21起,立案4起,没收假劣兽药货值1.7万元;对不具备“瘦肉精”自检能力的屠宰企业下达整改通知2次。
——立足“五大突破”绘就畜牧强县美好蓝图
近年来,特别是自2008年省委、省政府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以来,彰武县畜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5年全县新建标准化畜禽小区300多个。省委、省政府也正是看到了彰武县畜牧业发展的现实和发展潜力,在2013年10月18日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做大彰武县畜牧业,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彰武县畜牧业发展的肯定,更是对彰武县畜牧业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县畜牧兽医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的“三高”思路,大手笔谋划彰武县畜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一是在畜牧经济总量上实现新突破。通过做大做强畜牧业,实现畜牧经济总量倍增。计划到2017年,全年向社会提供各种肉类22万吨、奶类28万吨、蛋类13万吨,实现全县畜牧业一次产值72.5亿元、增加值27.5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72.5%、72.3%;畜产品加工业上缴税金8.6亿元;农民人均养殖业纯收入5000元,比2012年增长117.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二是在标准化小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加强项目包装策划,进一步争取上级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扶持,鼓励群众积极发展规模化饲养。全县现有规模化养殖场380个,2014-2017年计划改、扩建畜禽标准化生态小区60个。三是在龙头企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抓好县域内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大对现有屠宰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其达到最大的产能,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增强产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和建设生猪屠宰加工厂、肉鸡屠宰加工厂、配合饲料加工厂、淘汰奶牛屠宰综合加工厂等龙头企业项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彰武县畜牧业经济向纵深发展。四是在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按照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地块确定标准,选择沙化较为严重、生态作用突出的区域开展工程建设。到2017年完成沙化治理65万亩、人工及补播改良种草120万亩。通过围栏封育来提高沙化草原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速度,促进草原植被恢复,提高草原植被盖度和牧草产量,有效遏制科尔沁沙地南侵的势头,充分发挥生态屏障功能作用。五是在生态养殖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新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必须配套建设粪污处理等附属设施,严格执行环保部门环评前置规定,在环境容量允许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建设产能大、标准高、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的现代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大力推广生物发酵床、生物肥还田、沼气池等有效处理畜禽粪便的生态养殖方式;因地制宜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粪便防渗堆积发酵生产农家肥、加工有机肥等项目,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建设畜牧业强县明确了彰武县畜牧业发展方向,省委、省政府突破辽西北做大做强彰武畜牧业的决策为彰武县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谱写出彰武县畜牧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