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魅力乡村 > 乡村管理 >
江苏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不再“卡脖子”
添加时间:2013-12-31 16:05    来源:点击: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科技服务超市215家,遍及13个省辖市,涉及家禽、果蔬、水产、花卉、蚕桑等农副产品的种养、生产和加工,形成一支2000多人的驻点科技特派员队伍。省科技厅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科技超市已转化应用新成果593项,服务农民200多万人,为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探了路。

  而据记者了解,江苏早在2008年就在全国首创科技超市服务载体,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送到田、送到户。

  解决“三农”问题,科技是重要支撑。我省推出“科技超市”,推动“产学研无缝对接”,解决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个“卡脖子”问题。

  两年前,科技服务超市灌云分店开张,西瓜种植大户李军明的财富梦,就此与科技超市结下不解之缘。

  那时,李军明刚种下10亩地大棚西瓜。他天天住在瓜棚里,翻看从科技超市借来的大棚西瓜种植方面的书,瓜苗有啥异常,就去科技超市请教专家。当年5月,西瓜上市,让他赚了10多万元,昔日的贫困户一跃成为村里有名的富裕户。

  越来越多的灌云县农民涌进科技超市取经。伊山镇女能人王娟在科技超市的指导下,种植20个大棚西瓜,年收入逾40万元;农民陶明军、曹天启分别种植10亩大棚西瓜,在科技超市的帮扶、指导下,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目前,科技超市已带动当地种养大户150名,他们中年收入最少也有4万元。

  “没有科技超市以前,想买好种子都要费一番周折,更别说请技术员来大棚做技术指导。”东海县双店镇资深花农邱超龙,今年种了3个温室棚子的百合花,估计能赚9万元。以前,双店镇的百合花种植没经验可循,也无现成技术可用。“我们建立苗木花卉科技超市,给花农提供‘一条龙’服务。超市直供进口种球,比从其他渠道购买便宜15%-20%。”科技超市东海产业分店店长李兆伟说,“我们还提供技术跟踪服务,10名技术人员常年开展现场示范及技术培训。分店还跟花卉技术推广站、林果技术指导站合作,融合县、乡两级农技推广网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在东海苗木花卉产业分店的推动下,双店镇发展百合花种植1.2万亩,带动近600户花农增收800多万元。东海百合花整体品质提升,成为华东最大的鲜切花基地,双店镇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鲜切花第一镇”,所产百合花抢占上海近六成市场。

  “当年能养成平均规格475克、成活率达80%、上市率70%以上,这‘优鲈1号’品种真的太好了!”在顾扇渔业专业合作社的池塘边,苏州吴江区平望镇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顾荣华一边忙着给客户过秤,一边兴奋地说。

  “优鲈1号”新品种,正是由吴江平望镇特种水产产业便利店及吴江区平望顾扇渔业专业合作社,从中国水科院珠江研究所引进、推广的加州鲈新品种。这家科技超市除统一供种、供饲料、提供技术指导外,还统一产品销售,为农户解决后顾之忧。“便利店一成立,我就加入了,还签了产供销联结协议。”顾荣华说,“我只负责养鱼,其他的从供应设备到水质检测、鱼病防治,都交给超市打理。”

  科技服务超市徐州贾汪分店则是另一种营运模式。该分店拥有产业基地550亩,从农民处收购符合条件的蔬菜,统一包装销售,注册了“地韭天长”等4个品牌,蔬菜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在提升科技超市内涵、整合相关资源上下功夫,把科技超市与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创业结合起来,提高本地高效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该店店长张胜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