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价格连续大幅上涨的有利时机,蛟河市人参产业今年呈现效益猛增和升级加快的良好局面。不仅参农和企业都获得了不菲收入,而且整个人参产业也借势提高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市场需求扩大“捧红”人参产业
据了解,今年蛟河市300多户参农种植人参388.5公顷,产量160万市斤,人参产地主要集中在前进、乌林、黄松甸、松江、漂河等乡镇;同时,蛟河市人参市场销售火爆,鲜参的销售价格比去年翻番,园参统货收购价由去年的每市斤40元到50元,上涨到今年的每市斤80元到100元;西洋参统货收购价由去年的每市斤30元到35元,上涨到今年的每市斤100元到120元。仅前进乡20多户参农销售总收入就达到2000万元以上。
蛟河市前进乡兴隆村参农江成兴是人参种植大户。这几天,他正在地里忙着打参棚地桩,为明年的种植做准备;他妻子在家里忙着把鲜参加工成干参卖更高价。今年,他家人参种植面积5公顷,收获面积9亩,鲜参产量2.15万市斤。不久前,他把品质好的鲜参以平均每市斤80元的价格出售了,这几天正把差一点的鲜参熏蒸、烘干成干红参,准备以每市斤250元到380元的价格出售。
“今年,我家种植人参纯收入预计在170多万元。这几年,人参价格一直上涨,今年涨得更多,所以我才有这么高的收入。我种人参10年了,看着价格不断上涨,今年又新种了1.5公顷。10年间,我种人参的年均纯收入有25万元,在村里先后盖了2栋平房,又在蛟河市里买了84平方米的楼房,还买了轿车。”江成兴说。
人参企业也一样火爆。连日来,蛟河市最大的人参收购、加工和销售企业——蛟河市天蛟土特产有限公司销售门店里人头攒动。
“今年的人参价格真好。目前,我这里的零售价格是,园参鲜品每市斤160元到220元,干品每市斤300元到650元;西洋参干品每市斤320元到480元。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国家放开了人参仅用于药品的限制,药品、食品、保健品企业都可以采用人参。这样,人参市场需求就扩大了。”总经理王国臣说。
产业持续增效还得靠提高附加值
然而,人参行情向好,并不等于可以盲目扩大种植规模。参农和企业提醒道:“种植人参要受几个因素限制,一是出于保护森林资源的原因,林地审批受限制;二是前期投资较大,平均每亩5万元;三是西洋参也可以在非林地种植,但技术不容易掌握,且价格波动比园参大。”
从今年蛟河市人参产业的实际情况看,走通过扩大加工量来延长产业链和通过提高技术扩大西洋参种植面积的路子,是明年发展的趋势。今年,像江成兴和天蛟公司这样参农和企业,通过自己加工干品,提高效益3%到5%。此外,一些参农也尝试在非林地种植西洋参,以扩大种植面积。
这几天,兴隆村党支部书记吕清江和几个人参种植大户正探讨全村明年人参发展思路。今年,10多户本村人和20多户抚松人在兴隆村种植人参10多公顷,总产量约为4万市斤。这个量足可以支撑一个干品加工厂。村里和种植大户准备合股投资建立加工厂,让村集体和参农个人都受益。
同时,该村正筹划建立人参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参农联合起来,统一组织参农到抚松县学习技术,并统一产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