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魅力乡村 > 乡村管理 >
泰山区加快“一产四化”进程 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添加时间:2013-12-27 11:21    来源:点击:

  今年以来,泰山区农业局在市、区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跳出泰山区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的理念,全力加快“一产特色化、一产二产化、一产三产化、一产信息化”进程,努力构建“既富民又富财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今年1—10月份,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6.98亿元,增长3.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1468元,增长13.1%;预计到2013年底,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9.56亿元,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51元,增长12%。

  一是加快“一产特色化”。依托泰山独特的地域优势、植物资源,精心培育苗木花卉、奶牛养殖、泰山茶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全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2013年,成功申报争取了“全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苗木产业项目”,项目实施期为三年,每年奖补资金600万元,全区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1.7万亩,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泰山苗木花卉交易会;共有奶牛养殖示范场15个,奶牛存栏量达到5.7万头,乳制品加工企业3家,年可生产乳制品13万吨,争取全省现代奶业项目扶持资金740万元;新增泰山茶种植面积1000亩,总数达到9000亩;有机蔬菜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产品销往欧盟、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加快“一产二产化”。把农业龙头培养作为加快“一产二产化”的核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的思路,重点抓好企业、合作组织、市场、“一村一品”专业村四个龙头的培育,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全区农业企业发展到142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90家,入社社员达到3.2万,带动农户4万户,专业合作社覆盖率达到45%;“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1个。

  三是加快“一产三产化”。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成蓝莓庄园、泰山花样年华景区、赤鳞鱼观赏基地等6个农业旅游示范点,依托泰山国际茶博城和御都茶文化广场规划建设温泉路茶产业一条街,发展埠阳庄、白马石、小津口等民俗旅游特色村5个,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四是加快“一产信息化”。积极拓展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应用途径,特别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水平,按照“制度+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建成全省首家“三资管理三级联网平台”,搭建了村级产权交易管理、村级电子印签和村级资金网上银行结算三个平台,实现了村级三资管理信息化全覆盖。被评为“全国农村三资管理示范区”,今年8月份,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面向全国推广了我区做法。(泰山区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