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鹿泉市争取到国家和石家庄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80万元,截止目前已落实补贴资金509万元,共办理补贴机具708台,涉及农户314户,拉动农民购机投资1744万元。其中补贴收获机械46台,动力机械47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38台。作业开始后,将为农民增加作业收入4000多万元。
一是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较大程度地改变了我市农机装备结构小型多、大中型少,单一性能机具多、复式作业机具少,旋耕机具多,深松机具少的现状。今年更新的拖拉机50%是9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更新的配套农具都是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农机装备更新朝着大中型和高性能发展,农机装备结构不断趋于优化合理。
二是农机总量大幅增加,玉米联合收获、奶牛养殖环节获益最大。2013年我市将新增农机具近千台,作业形式也从单一农田生产延伸到畜牧水产养殖和经济林种植等方面。为适应农林水产和畜牧养殖行业的生产需求,根据对全市农业生产需求摸底调查,对畜牧养殖、植保、田间管理、玉米机收等薄弱环节进行了重点补贴,尤其对玉米联合收割机进行了重点补贴,为完成省市65%玉米机收作业任务、玉米联合收获技术走在全省前列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对新机具的补贴,增加了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巩固了奶牛养殖户的生产信心。
三是,加快了农业生产规范化和农机农艺相融合的进程。农机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机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效率高低的问题。农机农艺融合主要表现在小麦玉米等行播种技术已被农民普遍接受,这就为加强田间管理、联合收获创造了条件。随着“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项目的连续实施将为提高整地质量、减少作业环节、粮食稳产增产、建设环保农业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大中型农机具得应用适应了我市土地流转、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生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