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吉林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添加时间:2011-06-02 08:43    来源:未知点击:

  2009年,吉林省在前郭县首先开展了试点工作。2010年,在全省40个县(市)和江源、双阳、洮北、宁江4个区各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其它16个城区各选择1个农业比重较大的乡镇,进行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经过两年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一是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有效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加快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投入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投身公益事业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激活了全民之财,凝聚了全民之智,撬动了全民之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良好氛围。据省综改办调度,去年先行试点的乡镇,议成办成的村1681个,带动其它乡镇议成办成的村2119个,共3800个村,占全省村总数的40.8%。全省议成办成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7649个,总投资25.8亿元。其中:农民筹资1.3亿元,筹劳折资7亿元,村集体投入12亿元,部门投入1.2亿元,社会捐助0.5亿元,财政奖补3.8亿元。
  二是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有效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近年来,我省农业农村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通过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能够按照农民意愿,加快农田水利、村屯道路、环境绿化、环卫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上山下乡”。试点以来,共铺设自来水管线1252万米,受益农户34万户;绿化村屯植树3352万株,建垃圾收集点12808个,建环保厕所1283个;修建水渠96.2万米,打机电井3115眼,新修建桥涵1334座,复垦水毁农田100多万亩。
  三是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充分发挥了农民主体作用,有效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作用突出表现为“三个提高、一个改善”。“三个提高”,首先,提高了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性。在公共财政的支持激励下,广大村民参与一事一议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一些原来不愿意参与议事的村民,现在十分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到民主议事中来。其次,提高了村级决策水平。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从项目的提出到最后形成决议,都是村民的集体行为,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过程。形成的决议,充分体现民意,既能做到少数服从多数,又可避免少数人决策的局限性,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第三,提高了村务管理水平。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搞得好的地方,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积极性明显提高,村务工作由过去的少数人管理变为村民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了管理的规范性。“一个改善”,就是改善了干群关系。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村务的决策、管理方式和基层干部的思维、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议出了干群关系的融洽,议出了农户之间的和谐,议出了农村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