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3天泸县引资超过16亿元
添加时间:2011-04-28 07:52    来源:未知点击:

  4月19日19时,广东中山市香格里拉大酒店宴会大厅,一曲《天南地北泸县人》把现场的500多个泸县籍广东企业家感动得热泪盈眶。
  “很多年没有听到家乡的声音了,特别是歌中唱到的泸县一山一水,仿佛让我重回到家乡。家乡真没有忘记我们这些游子。我的心情太激动了。”眼里噙满泪水的泸县籍企业家何天贵对记者说,乡情催生商情,他已经正式与泸县签约,投资4亿元在泸县工业园区建年产100万台(套)节能家电。
  继2008年在广东中山市成功举办第一届春茗联谊会后,今年泸县又在中山市举办第二届春茗联谊会。
  泸县在广东务工创业约有30万人。这些泸县籍人士外出务工早,相当一部分人当上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为什么我们要举办这样的活动?为什么要让县级部门、各镇‘一把手’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想首先应该不只是招商。”泸县县长谭光军说,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在外的泸县人搭建一个共叙乡情,共谋发展的平台,让泸县的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为泸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凝聚活力,增添动力。
  三天活动时间,除了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超过16亿元的项目外,更多的企业家把眼光瞄准了泸县。在座谈会现场,在看了现场提供的项目表后,有些按捺不住的泸县籍人士操着各种方言与自己的朋友联系。泸县的项目,随着各种“腔调”传向四方。
  “这样集中对接,还减少了中间环节,县级部门、乡镇‘一把手’直接和老总们座谈,比他们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去拜访节约时间和成本。”泸县投资促进局局长蒲云贵说。
  观念碰撞 引领高位求进
  “广东我来过好几次了,每来一次,就触动我一次;每来一次,观念就变化一次。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泸县方洞镇党委书记易其良感受很深。广东目标考核与内地的差异,发展的思维方式等等都让他有很多收获。
  在与广东众多客商和当地政府干部的交谈中,易其良感受最深的是招商引资要讲成本和效益。“不惜成本招商引资简直就是犯罪,这应该是我到广东的最大收获。”易其良现在与客商座谈项目,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来者不拒了。“首先我要看能不能拉动我们泸县的产业发展,其次看能不能增加我镇劳动力的收入,最后要看财政收入。”在易其良看来,每个项目的落地都要能带动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的就是科学。”
  方洞镇有一批在广东搞灯饰的业主,都想回乡发展。易其良同县上领导一起分析,认为他们投资回报率较低。随后,建议他们抱团回乡发展。几个企业家一拍即合,一个投资3亿元的项目随即敲定。
  同样,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明玉每次来广东,回泸县后都有新的举措。“用工荒的核心本质是什么?到广东后我发现还是劳动者技能缺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组织者,把企业变成培训基地,就很有效果。”多次到广东,让张明玉对政府服务有了全新的理解,他们一支监察队伍常年在泸县园区为企业服务,5年未罚一单,但并不代表不作为,这种跟踪、保姆式的服务让园区内的企业加速发展,2010年产值超100亿元就是明证。
  “实际上,这就是观念的碰撞放飞出的智慧光芒。”泸县县委书记朱华认为,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激情,就要不断迸发出新的观念和思维,“十二五”特别是开局之年,更要有这样的思想裂变,要用思想裂变引领高位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