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浓墨重彩书写民生华章
添加时间:2010-09-14 13:33    来源:未知点击:

  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问需于民、予民所求,从事关百姓“衣食住行学教医”的一桩桩“小事”做起,书写一篇篇精彩的民生大文章,一项项优惠政策的出台、一件件好事实事的落实,如缕缕春风吹开了人们的笑脸、如丝丝细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如今的乌拉盖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今年,该管理区将可用财力更多地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在民生方面预算投入1.7亿元,占到年度财政预算支出的58%。“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就要给群众‘真金白银’,使他们感到科学发展就在身边,民生实事件件落地有声!”该管理区一位领导这样说。
  将社会保障作为衡量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
  今年,乌拉盖管理区地方财政补贴1000多万元,率先在全盟开展了农牧区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全覆盖,参保的城乡居民每月可领取520元左右或210元左右的养老金,68岁的张利明老人拿到首月养老金后,不无激动地说:“原来一直为老无所养担忧,现在这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像他这样的城乡居民还有很多,受惠于这项民生政策,晚年的生活质量将会大大改观。同时,该管理区还进一步巩固扩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增加财政补贴力度,连续三年给予个人缴纳部分2个百分点的递增补贴。在住房保障方面该管理区也是下了大手笔,自2008年起至今已建成120套廉租房、建筑面积达6500多平方米,缓解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今年,管理区仍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建设40套廉租楼、300套经济适用房,继续扩大群众住房保障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城镇住房保障家庭100%发放租赁补贴。使更多的群众成为该政策的享受主体。此外,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低保、医保也随着管理区财政收入的增加而水涨船高,今年,城市低保每人每月补差水平由原来的180元提高到240元,农村低保每人每年补差水平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300元,五保户供养分散供养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100元提高到4030元、集中供养由原来的每人每年的1500元提高到4430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由2万元提高至13万元,报销比例由70%提高至8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由3.5万元提高至6.5万元,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平均65%;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农村牧区低保户免缴个人部分。此外,还适时补充建立了农牧区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临时救助、孤儿救助、优抚医疗补助等政策,一张越织越密的保障网为百姓“兜底”,添实惠。
  视增收富民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增收”、“富民”一直是乌拉盖管理区工作的重心,增资、扩大就业、支农惠农、减负等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该管理区大力扶持牧民进城创业,将草场流转后的农牧民每户出资不超10万元,就可在政府补贴建设的农牧民转移进城商业街上拥有一套二层结构120平米左右的临街商住楼,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转移的积极性,而且农牧民转移后也有了产业依托。今年,该管理区还筹划在农村牧区投入资金3000万元以上,涉及农牧民转移培训、规模养殖户新建标准化住房、农机具购置、生态建设、禁休牧牧等各个方面。同时,通过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让大家都“有工可做、有事可干、有钱可赚”。该管理区还发挥“反弹琵琶”效应,通过减负来达到增收的目的。除在教育领域除不折不扣地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外,2008年在全盟率先实现了“十二年免费教育”,对中职、高职院校学生也全额补助学费,此外还出台了《贫困大学生救助办法》,救助金额最高每人4000元/年,贫困大学生入学率已连续五年达到100%。今年该管理区又设立了“青少年成长关爱基金”,对本土大学生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和7000元/年的普遍资助。“如果没有高中免费教育政策,我也许无法走进高中课堂了”。家住巴音胡硕镇舍伯尔图嘎查的高二学生李明丽如是说。
  让发展的成果实现全民共享
  “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民生、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这是乌拉盖管理区领导班子达成的共识。近年来,该管理区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水、电、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逐年完善。“大交通”格局正逐步构建,2009年境内首条铁路竣工通车,面向东北、联接周边工业区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今年又计划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投入约40亿元,新增二级油路28.7km、三级油路39km、通村公路39km,实现场镇及重点矿区之间较高等级公路连接,农村牧区公路实现全通,并完成贺斯格乌拉经巴音胡硕镇至珠恩嘎达布其地方一级铁路建设,境内铁路里程将达119km。此外,该管理区狠抓电力设施建设,形成1座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和6座35千伏变电站的网架结构,农村牧区输变电网络进一步向家庭农牧场延伸,具备条件的地区全面实现“户户通”。另外,新建巴镇水厂年内将通水运行,居民饮水安全也将得到保障,同时新建农村牧区集中供水工程12处,解决500户农牧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年内,自办调频广播开播,覆盖率达到80%。新增1300套农牧区无线电视接收设备,覆盖60%的农牧民家庭。管委会所在地巴音胡硕镇区已形成“四横十纵”道路结构,兵团公园、休闲广场、文体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场所实现从无到有,住宅小区建设方兴未艾,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四所学校全部实现楼房化,新建综合医院即将投入使用,医疗设备不断补充、更新。今年该管理区再投1.7亿元,继续完善城镇综合功能,供热、供水、排污与美化、绿化、亮化工程齐头并进,图书、博物、体育三馆建设开展前期工作。如今,这里的居民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百姓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