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业兴,百业旺’。俺村多半农户干着跟养鸡相关的营生儿。”昨天,说起养鸡,怀柔区渤海镇景峪村党支书武连军满脸自豪:“俺村已形成集种苗、饲料、禽蛋销售为一体的蛋鸡和肉鸡养殖产业链,村民靠鸡和蛋富了起来!”这只是该区演绎现实版鸡与蛋“创富神话”的一个缩影。今年前10月,全区出栏肉鸡1180万只,出售柴鸡蛋426万公斤,两项增加农民收入6620多万元。
怀柔区农业局局长姜再明介绍,“鸡业”成就了怀柔大产业,还产出了富民“连环蛋”:涌现出1300余家与鸡养殖和产品销售相关的养殖大户和加工企业,其中肉鸡远销日本等国家,年交易额达3.75亿元;出现200多个个体运输、副食供应专业户;形成一支数以千计的农民营销队伍,“就这口”、“绿岸”、“绿坡”、“梁根”等无公害柴鸡蛋品牌打入北京市场,有的还走向了全国。
怀柔柴鸡蛋以其独特口感赢得游客的好评。到怀柔旅游,品尝一下当地柴鸡蛋已成为游客的一个固定节目。柴鸡蛋满足了游客的口福,还带动了养鸡业的发展,产品供不应求。他们还全力打造肉鸡养殖富民主业,成立了肉鸡养殖互助协会,设立了肉鸡养殖风险互助基金,出台一系列互惠互利政策,并与华都等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鸡舍建设、技术培训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
鸡粪也做到物尽其用。该区启动“鸡粪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科技示范”项目,先后在宝山、长哨营、汤河口等镇乡建立年处理能力4万吨的鸡粪无害化处理加工厂,使年产3.5万吨的生鸡粪得到循环利用,也使农民户均年增收4000多元。
随着肉鸡、柴鸡的“肚量”越来越大,该区又吸引了科高大北农、东方希望、威望等十余家饲料厂相继落户,解决农民就业近1000人。“每天就在家门口上下班,还有休息日,月工资1000多元哩!”北房镇农民吴大军乐呵呵地说:“俺在大北农饲料厂上班,媳妇在老家用我厂绿色饲料养鸡,跟我对唱致富‘二人转’,鸡蛋销售一直供不应求,年收入3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