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汉中仙毫摘桂冠(图)
添加时间:2009-04-22 02:29    来源:点击:

  陕南春独早,煮茶会宾朋。4月19日,位于西安市长乐中路上的西部京闽茶城门前人声鼎沸、气球飞扬,由本报联合省茶业协会共同打造的“首届陕西茶王争霸斗茶大赛”在这里成功举行。创新的策划方式、众多的活动亮点吸引了来自我省各地市茶业协会、茶叶生产企业以及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经过一番激烈争斗,首届“陕西茶王”的桂冠最终被西乡县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飞凤岭牌“汉中仙毫”摘取。

    ■观众:闲情逸致观茶道

    伴随着轻柔的背景音乐和委婉动人的解说,来自陕西省午子绿茶有限责任公司的茶艺师们优雅的“午子清韵”茶艺表演吸引了众人眼球。净手、赏茗、冲泡,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步骤在茶艺师们细致的演绎和精彩的诠释下立刻变得生动起来。而由骊山明圣宫仙茗社和福宝阁茶楼带来的“道茶”表演,则引导大家追寻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淡泊。

    ■评委:一丝不苟选“茶王”

    为了体现公正,所有参与评茶的茶样已被工作人员提前随机编号。经过一轮初评后,剩下的茶样被分成两组进行比赛。评审们要从形状、色整净、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六个方面分别打分,最后总分相加最高者即为“茶王”。

    为了公平,特别取第一组的第四名作为参照物,参与第二组的评选,最终两组中排位靠前的茶样进行最后的对决。

    分样、称重、冲泡,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精确、公正。在工作人员忙碌的同时,评委们也是一丝不苟地进行着各个环节的打分和记录。尤其是品味环节,评委们要在茶叶冲泡最好的时间把组内所有的样品都品尝一遍,按口味高低排出次序并打分。由于评茶使用的都是专用器具,只听到现场一片杯勺撞击声,评委们的勺子在茶杯中飞快地出入,连现场的记者们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评选,首届陕西茶王争霸斗茶大赛的各个奖项新鲜出炉,也为本次茶王争霸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实习记者 郑亚玲

    茶王争霸赛结果

  陕西茶王:

    陕西省西乡县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飞凤岭牌汉中仙毫

    金奖:

    陕西省紫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春独早牌紫阳毛尖一级;宁强县千山茶叶土产开发有限公司青木川牌毛尖

    银奖:

    陕西省午子绿茶有限责任公司午子牌午子仙毫;陕西苍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秦绿牌宁强雀舌;汉中市云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山牌汉中仙毫;山阳县茶叶公司竺仙牌天竺翠峰一级

    茶王争霸赛评委

  西农茶研所所长、茶学博士 余有本紫阳县科委高级农艺师 程良斌紫阳县茶叶局高级农艺师 田元成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徐凯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理事 纪晓明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主任、工程师 张建成

    古代斗茶

  斗茶始于唐代,创造于因出产贡茶而闻名于世的建州茶乡,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评比新茶品序的一项比赛活动。

    斗茶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一场斗茶的胜败,犹如现今一场球赛的胜败,为广大观众所关注。因此,唐称“茗战”,宋称“斗茶”。

    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标准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

    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也有两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也是以鲜白为上;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斗茶,多为两人,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术语叫“相差几水”。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