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广州基础设施先行打造珠三角中轴线
添加时间:2009-04-02 08:40    来源:点击:

    广州通过与佛山展开的同城化建设等措施,正在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新珠三角城市群体系。     

    珠水夜韵、鹅潭夜月向来是老广州最熟悉的景色。不久后,横穿鹅潭水下700多米的隧道将为旧景谱上新韵。被称为广州史上规模最大的过江隧道洲头咀隧道已经进入施工关键阶段,3年后,这一隧道将沟通海珠和荔湾珠江两岸,成为广佛同城化最重要的交通基础系统工程之一。

    而这仅是广州今明两年重大建设项目3500亿元中的一个项目。

  今明两年3500亿投入重大建设项目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广州的角色包括: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等等。广州如何看待这些角色定位?用广州市长张广宁的话说,就是“《纲要》为广州改革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条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2010年,广州市将首次举办亚运会。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虽不能如北京奥运般感受到亚运的热潮,但从广州人低调务实的工作中也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他们对亚运的期盼。张广宁表示,从落实《纲要》精神也是从刺激经济增长出发,广州市将打好“亚运牌”,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今明两年广州投资重大建设项目3500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今年首先安排82个重点项目,重点投向亚运场馆、亚运城和相关配套设施等亚运工程建设,机场、港口、地铁、高快速道路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相关的重大产业项目,以及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文化、住房保障等民生工程。

    在加大投资拉动力度的同时,广州市提出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汽车、假日、服务等消费热点,扩展电子商务、网络教育、文化娱乐及体育健身等新兴消费领域,提高城乡人民的消费能力,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此外,加强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并力争出口和利用外资有所增长,也是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千亿项目交通先行

    在烟雨朦胧之中,记者一行来到三江交界处的白鹅潭。白天鹅宾馆在阴雨中翘立对岸,路人行色匆匆。接待我们的洲头咀隧道系统工程项目部梁经理介绍,这项工程总投资约16亿元,计划于2012年竣工。由于工程位于白鹅潭南端约800米处的珠江主航道上,因此需要解决一系列施工技术难题,目前工程已经进入水中阶段,考虑到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队伍现在正开展多项关键技术分析,例如隧道水下受力、截面接头、沉降变形、通风和防灾减灾减震等研究。目前工程进展顺利,按期竣工问题不大。

    据广州市发改部门介绍,洲头咀隧道西接荔湾区芳村花蕾路,与芳村大道相交后下穿珠江,东连海珠区内环路的洪德路立交,同时与一段规划中的市政路相接。隧道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广州西南部地区的骨架路网体系,进一步发挥内环路作用,缓解珠江隧道、鹤洞大桥等过江通道的交通压力,从而对改善芳村地区和海珠区的路网交通状况,大大提高广州西出口的交通通行能力,加强广佛都市间的交通联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洲头咀隧道是广州为改善西南部交通条件的一项工程,同时也是广佛同城化中交通先行的一个例子。据广州市交通规划部门介绍,早在广佛同城化协议签署前,广州市已着重推进广佛交通全面对接,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及道路网的建设,重点加强广佛各区域与广州铁路新客站、白云机场、南沙港等战略性基础设施的交通连接。做好两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衔接协调,加快广州铁路新客站至佛山铁路西站等城际轨道交通及珠三角环线、广明高速、平南高速和番顺高速等高快速路建设,贵阳-广州、南宁-广州、武汉-广州等铁路线均成为近期重点推进的项目。

    构建珠三角城市群中轴线

    “飞桥穿隧、力推广佛立体无缝衔接”是广州市与佛山共同描绘的场景,据广州市发改部门介绍,在增强路网建设的同时,两地目前提出以南沙港区为龙头,整合广佛区域港口资源及航线,加强港口、航道的统一建设、管理和运营,形成广佛江海、水陆联运的一体化运输体系,并预留与周边城市轨道交通对接条件,增强了线网的开放性。同时,广佛将在扩大广佛年票互通范围,改善年票互认方式,统一收费标准等方面加强交通管理协调力度,降低广佛间公交出行成本,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一卡通,构建“广佛公交一体化”。

    “在构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础上,广佛两地产业发展同一平台正在逐步成形,”广州市发改部门介绍,两地通过同城化协议,提出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等方面形成科学合理、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分工,并围绕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互补,促进形成若干重大产业链条,推进形成广佛现代产业体系。

    广州围绕城市建设形成的中轴线,通过与佛山展开的同城化建设,正丰富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建设的新轴线,以此为中心,以深莞惠和珠海中山等珠江口两岸城市为两翼,一个规模宏大的新珠三角城市群体系正在形成。(王轲真 朱文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