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同城化不能只是政府“一头热”
添加时间:2009-03-29 10:43 来源:点击:次
广佛同城化,其目的是要把广佛大都市建成全球50个国际大都市之一、中国三个大都市之一。围绕这一目标,绝不能只是政府“一头热”。万国城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廉和高级政策专家金山提出,大都市建设的开放度,首先应体现在媒体、科研机构、民间等的参与程度。
在王廉、金山递交的这份提案中,万国城市经济研究院共提出120条措施,涉及行政、制度安排等15个方面的对接与合作。“广州主动,佛山主攻,民间社会参与,才是真正的‘同城化行动’”。
建广佛三环路连接两市
行政对接特别强调行政接口,王廉认为,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在设计项目时,过分强化有形资源与基础设施投资,弱化无形资源与民间参与,这有悖于科学发展观。
提案建议,应定期举行广佛规划联席会议,指定各层级与社会分工,把广佛规划上升到世界50个大都市、中国三大都市之一的高度进行规划。两城公交铁水陆运及城市道路建设要纳入国际大都市“广佛都市圈”来设计,形成中国南方都市立体交通网,实现交通对接。要抓好重点公共项目建设,如百里珠江岸线建设,可从白鹅潭一直延至三水西江交汇处;广佛大街和中山十路,首期可延至禅城、黄岐和狮山;建广佛三环路把两市连接起来,并打通十大对外出口。各类网络建设和可以公共化的服务及环境服务等,应做到同城同网同价,而勿使城际间再现樊篱。
羊城通广佛通应融合
王廉和金山认为,广佛同城化要进行战略定位和专业化总设计,不能停留在行政层面的“新瓶装旧酒”。提案建议广佛同城化分三步走,以产业为例,首先要考虑的是产业链环节合作、园区升级转型,其次考虑的是国家级与区际话语权项目,第三是国际级与领导型项目。当然,这三步不能割裂,要有社会专业机构参加,运用先进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分析工具为之,避免“经济型政府”的“领导角色”,而陷入“政府万能”的“低效运作”误区。应建立两市政府间和官产学(民间)交流制度,把“民间力量”当作“大半边天”对待,把民间参与常态化。
提案人认为,两城的医保、社保应实现同转,佛山应与广州对接养老年金开发管理,并建立起全民创业制度,实现就业对接。此外,两城市民非常关注的羊城通和广佛通应该融合,各银行的银行卡在两城间使用也不应收取跨地区费用。在医疗卫生方面,提案建议建立疾病预防合作机制,两城间定期交流疫情信息,两城医院的化验单也应互认,保健卡也应两城通用,此外应共享医院资源,建立医院技术共同交流会议;在食品保健方面,提案也提出两城应建立食品卫生联检制度和食品安检制度。
两城应签订河涌治污契约
提案认为,两城环保对接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一是水环保问题,二是空气质量,三是汽车环保问题。因此,两城应签订河流排放污染物契约、河涌治污契约、二氧化碳排放契约和大气环境排放契约,并建立环保联席会议。目前备受关注的广州河涌治理仍存在不少问题,广佛同城后,可以纳入统筹考虑,降低相关费用。
佛山造船可与广船共谋建设
提案建议,应当下大功夫在现代装备工业、园区升级、工业设计、信息化、领导型项目上。王廉认为,两城装备工业应实现对接,如佛山造船可与广船共谋建设。佛山有关工业园区也可与广州开发区等对接成分园建议或升级机制,并且可以通过对两城各类园区的行评,制定“三步走”的升级规划。此外,两城应共同交流工业信息和工业设计信息,建立工业联席会议。
此外,广佛同城化必须进行重大产业项目的合作,设计一批国际级、国家级项目。提案建议,应提升顺德电子展会为广交会电子专业展会;以新商业模式建设国际级家电、建材、汽车、光电子、装备工业、生物等多个科技型产业基地;建设珠三角金融高新区,融合提升广州、千灯湖两个基地;建设亚洲最大花卉科技、贸易采购、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国际皮具、建材、纺织服装、文化用品等国际采购中心;建设国际环保产业基地,如把目前企业经营的“产业+资本”模式予以创新为“技术+资本+产品+产业”的模式;开发、培育和建设国际级领导型产业基地;共同推进国际十大商都建设。
佛山应借力广州商业市场
广州有约900个专业市场,佛山地区亦有约500个,占了珠三角一半以上,广交会从展会面积来看已成为“全球第一展会”,但王廉认为这些都有待进一步重构。他说,广佛应当打造全球或区际“商业帝国”之一,要有国际级的研发、采购和商业文化建设等。提案认为,佛山应充分利用广州这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如打造一两个世界级市场,进一步提升美博会、钢材交易市场等,与广州共建商都,此外,佛山可承接广州有关商业商会的分展会,如借力广交会品牌;利用广州市场外迁机会,融合部分资源;利用广州物流中心的地位,开辟专线购物绿色通道。
□提案人:王廉(城市经营解决方案专家,万国城市经济研究院院长)、金山(万国城市经济研究院高级政策专家)
提案名称:《广佛同城化中可采取的120条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