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自建房贴身傍上华南路
添加时间:2009-03-28 10:23    来源:点击:

    自建房距离华南路三期不足1米,房子和华南路仿佛在跳“贴面舞”。更让人惊奇的是,该自建房不但每层都有6套大小不一的套房,而且还安装了电梯。工地负责人说,如果全部卖出,这栋房子的身价高达600多万元。

    记者在附近采访发现,类似的高层自建房在当地非常普遍。如大图这般紧贴华南路三期的就有3栋。城管有关负责人表示,执法部门目前对此类情况“以控为主”,对违规加建的部分,将予以处罚并在下次征地拆迁时不予补偿。他提醒市民千万不要购买这种自建房,否则后果自负。

    现场:房和路之间只有一层隔音屏

    记者昨日在华南路三期同和镇大陂村路段看到,一栋高达7层半的农民自建房紧贴华南路间距竟不足1米。在华南路三期同和路段的高架桥上,一栋上下用竹制脚手架和黑色防护网围蔽的高楼,几乎贴着华南路三期边上兴建起来。它们中间只有一块薄薄的隔音屏隔开,而施工所用的脚手架离华南路最近的地方不足1米。

    楼内有3000平方米

    记者下桥后找到这座和高速路贴身而起的在建楼,它位于大陂村大陂西一巷。工地上还专门新开了一条水泥路。但工地大门半掩,记者看到,该大楼一楼为大厅。施工队的负责人介绍,该楼是当地一名老板的,建华南路三期的时候,原来的宅基地被征了,他就在靠近华南路的地方建了这栋楼,“一共有7层半,每层都有6套房,面积有大有小,小的有40平方米,大的有100平方米。”该男子问记者要不要买房子,“有3000平方米,要买就把这栋都买下来吧。”装电梯要价600万元

    工地负责人说,这房子价格为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整栋买要600多万元。记者问为什么要价这么贵,他指指旁边的一堵红砖墙,“你看看,这是装电梯的,要价当然贵了。”记者转过去看,果然房子中间还留有安装升降式电梯的通道,旁边是一条步行通道。他又说,老板原来想出租的,50平方米月租大约200元,自住或做写字楼用都可以,“这里交通方便啊,上去就是华南路,其实早就有人看上了,也想买下来。”

    记者了解到,这栋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兴建,还要3个月左右装修期就完工了。该男子告诉记者,要把框架结构和墙面建起来就要200多万元。对方告诉记者,“老板手头上还有几百平方米的宅基地,以前村里分的。你也可以买来自己建房啊!”

  “贴面楼”还不止一栋

    工地负责人告诉记者,房子是村里的宅基地,城管也管不了。记者买到手后绝对可以放心做自己的物业,“我们这个还算矮的,村里还有9层的呢。”在该楼旁边的山坡上,还有一栋同样高达7层左右的楼房与华南路三期非常近,这栋楼外墙已经贴上了瓷砖,有些房间已经住了人,但更多的是闲置房。旁边,一栋正在修建盖着琉璃瓦的别墅也紧靠华南路,目前正在装修中。记者在该村采访时,附近都是紧紧靠在一起的这样的高楼,少则5层,多则7~8层,记者走在楼与楼之间的小巷中,抬头看见的都是两面为混凝土的楼房外墙。

    城管:违规加建部分征地不予补偿

    一栋农民自建房为何能靠华南路三期这么近?又为何建设规模如此大?记者昨日下午采访了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法规处负责人。他介绍,房子靠马路多近,主要看建路时征地的范围,如果征不了的地方,农民在原宅基地的范围内可以建房。以前还出现过马路边上有拆了一半的房子,留下的一半没拆就是因为没有被征迁的。

  楼高3层半是标准

    如果是因为征地拆迁后,符合“一户一宅”条件的,规划部门一般会批准。对于自建房的高度,广州市、区都有相应规定,一般为最高不过3层半,“但现在的情况是,超过3层半的农民自建房在城中村里很普遍,城管部门一般‘以控为主’。”

  拆迁常遭暴力抗法

    他解释,这样的违建拆迁的难度非常大。因为现在村民自建的这些楼房都是耗资巨大,动辄上百万元,执法人员常常受累于违建者的暴力抗法。

    处罚就是不审批产权

    对于此类的违规自建房,他表示,规划部门不可能审批产权证明,一般在罚款后予以保留。等待以后城市建设时征地拆除,但对于违规加高的部分是不予以补偿的。

    他还提醒市民,购买在宅基地上的自建房必须谨慎,因为《物权法》明确规定,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和占有权,不能买卖、用以出租收益,只能自用。他表示,这样的买卖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瞭望:同和路上自建房高9层

    在白云区同和路段,记者看到一些村民在紧贴马路的宅基地上建起的自建房高达9层。众楼“亲密握手”,间距一米左右,拥成一团很有“气势”。据了解,这些楼也多为当地村民自建然后租售。

    现场:桩基浅楼层高

    在同和路老庄村附近,记者看到有一群高楼正在悄悄兴建。它们距离马路不足5米。施工时不但没有围墙围蔽,外墙上挂着的防护网也已经破破烂烂。

    记者看到,这些建筑即将进入收尾阶段,一楼为档口,装修暂时没完成,里面还杂乱地堆满了水泥、沙石,墙面也还没有粉刷。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以一般楼宇的高度来算,这样的桩基能支撑楼高到3~4层的建筑就很不错了。但记者发现,这里矗立着的5栋楼,每栋一般为7层高30米左右的建筑,最高的一栋有9层。这些楼每层至少有两套面积各为100平方米左右的套房。它们的楼距非常近,窄得只有1米左右,有些楼之间甚至还建有通道相连。

    探访:房主不知房产证为何物

    这些是村民自建房吗?这么高的自建房只供楼主一家人住?记者在其中的一栋楼房前观察时,正好碰上了一名下楼来的中年女子。记者以买房为由和她聊了起来。她爽快地答应可以卖房给记者,价格为每平方米1000多元,“这已经算很便宜了,你看,前面就是马路,交通很方便啦!”

    她告诉记者,这些楼都是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起来的,“除了宅基地证外,其他证件都没有。不用去房管局的,我们签合同就行了。”当记者问及房产证时,她竟很疑惑地问记者,“房产证是什么?”她说,房子已经建了1年左右了,很快就建好了,记者如果有心买房,随时都可以过来。

    态度:自己的地没人能管

    记者对宅基地的楼能建这么高表示怀疑,说担心房子以后会被拆掉,这名女子则满不在乎地说:“都是自己的地了,谁来管?要管的话,早就管了,也不会建到这么高了。” (文/记者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