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珠江西岸的肇庆,春潮涌动。
继《纲要》颁布实施到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肇庆的各项建设快马加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广肇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确定今年8月动工建设,贵广铁路、南广铁路肇庆段、珠外环连接线项目加快推进,二广高速有望今年竣工;中国国电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热电联产项目落户大旺高新区;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调整事项,推进“大肇庆”规划建设等等——作为西岸节点城市的肇庆,正加速全面融入珠三角大家庭。
“《纲要》为肇庆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重大战略机遇,创造了更宽阔的发展平台,肇庆人民深受鼓舞、精神振奋。”日前,肇庆市委书记覃卫东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激情纵论《纲要》出台对肇庆的意义和作用。他表示,肇庆将加快发展步伐全面融入珠三角,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努力成为未来广东发展的新增长极,成为能够代表广东科学发展成果的城市。
“别人可以小步走,我们必须走大步,甚至要跑步,才能跟上!”
振奋与压力并存
加入大家庭肇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覃卫东认为,在广东改革开放迈向新里程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制定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战略和长远发展出发,为广东改革开放制定的新的宏伟蓝图,是对广东改革发展的巨大支持,也是省委、省政府放眼世界、着眼全局,科学谋划广东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推动广东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将产生里程碑式的重大作用。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肇庆首次作为珠三角主要城市被列入《纲要》中,这对于整个珠三角今后发展将会带来很好的潜在力量,对肇庆来说,则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覃卫东表示,肇庆与珠三角各市一衣带水,历史渊源深厚,经济往来紧密。改革开放以来,肇庆经济社会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肇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安居乐业。2008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3.03%,工业增加值增长26.2%,实际利用外资8.58亿美元,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纲要把肇庆列入珠三角主体城市,在时空条件、产业布局、政策环境、区域合作等多个方面,为肇庆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创造了更宽阔的发展平台。”覃卫东表示,对此肇庆人民深受鼓舞、精神振奋。
但是,《纲要》同时也明确了珠三角九个主体城市的发展定位,规划了未来发展目标,对主体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很清醒地看到,肇庆同其他八座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覃卫东表示,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肇庆与珠三角各市相比,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都存在很大落差。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总量偏小支柱产业不够突出,产业水平不够高,缺少重大工业项目,城乡居民收入不高,相对欠发达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成肇庆发展两大难题,“我们深感压力大,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更需要加速前进,别人可以小步走,我们必须走大步,甚至要跑步,才能跟上!”
压力变动力
交通设施、产业发展、区域合作等全面对接
谈及肇庆如何迅猛直追,全面融入珠三角,覃卫东思维敏捷,态度坚决,“你五年当老九,情有可原,但是,总不能十年还当老九,或者说总不能样样甘当老九”,他提出,肇庆将着力在思想观念、交通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区域合作等五个方面对接融入珠三角。
首先是抓好宣传教育,促进观念转变。强化主体意识、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心态,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努力破解相对欠发达、城乡发展不平衡两大发展难题;
其次是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融入珠三角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配合加快建设广肇城际轨道交通、贵广铁路、南广铁路肇庆段、二广高速、珠外环高速、肇庆至花都高速、西江航道整治等重大交通项目,使肇庆尽快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生活圈,实现与珠三角交通一体化和同城化发展;
第三,抓好产业规划布局,积极参与珠三角产业分工。紧紧围绕珠三角地区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和“肇庆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的布局,以工业为主战场,以大旺高新区等园区为载体,加大推进“双转移”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打造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基地、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资源型加工基地,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饮料等优势支柱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第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以城际快速轨道为轴心,对东南部的高要、四会、端州、鼎湖两市两区和大旺高新区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筹推进,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整合区划资源,形成“大肇庆”发展格局,打造东南部中小城市群,使肇庆成为珠三角城市群重要一翼;
第五,抓好区域协调,促进和谐发展。发挥东南部高要、四会、端州、鼎湖“两市两区”和高新区区位、交通、产业基础优势,将这一区域整体打造成为经济能量最集中、生产要素最活跃的经济发展中心区,高要、四会和高新区作为工业发展主阵地,积极参与珠三角产业分工,大力发展与珠三角配套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端州、鼎湖坚持工业经济与城市经济并重,积极发展旅游、港口物流、文化娱乐、研发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通过建设经济发展中心区,实现经济大发展带动辐射山区四县发挥资源、劳力优势,建设资源型加工工业基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们将虚心、认真地向深圳学习,主动沟通、加强联系、优势互补,争取更多途径展开多个领域的广泛合作。”
加倍努力
打造与珠三角产业核心区相融合的产业体系
今后肇庆将如何具体进一步推动《纲要》的落实?覃卫东表示,首先要在继续谋划建设重大项目上狠下功夫,力争2012年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全面竣工,初步建成与广佛等珠三角核心区全面对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尽快形成广、佛、肇同城化发展;其次,在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加强与珠三角各市全面合作发展的途径,努力构建开放包容、精简高效的体制机制,与珠三角各市互利互赢,共谋发展;在加大落实“双转移”工作力度上狠下功夫。积极参与珠三角产业分工,打造融入珠三角产业核心区的产业体系,加大推进“双转移”和招商引资力度;在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上狠下功夫。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按照“一江两岸”超百万人口区域大城市的要求,打造东南部对接珠三角都市圈的城市板块。
就在肇庆各项建设快马加鞭加快进行的同时,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发展也如火如荼。“我注意到目前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已经签订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动作很快,广州、佛山两市也正在积极推进广佛同城化协调发展,”覃卫东表示,肇庆也要加快推进与相邻城际合作,以及珠三角其他兄弟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
“我很愉快地接受深圳特区报的采访,感谢你们对肇庆发展的关注和关心。”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采访即将结束时覃卫东特意谈到了肇庆与深圳之间的密切合作。“深圳与肇庆之间的经贸合作由来已久,深圳企业在肇庆发展很好,”他对深圳企业在肇庆投资情况了如指掌,并当场说出了一长串深圳企业的名字,以及一些深企在肇庆发展新动态。此外,肇庆的生态环境也是深圳市民比较青睐的,还有相当比例的深圳市民前来肇庆购房和置业。
“作为改革开放窗口,深圳从昔日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时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变化之大成绩之著举世瞩目,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等多个方面,深圳都走在前面。我们需要虚心、认真地向这位老大哥学习,”说到今后肇庆与深圳之间的合作空间和前景,覃卫东信心满怀,“今后肇庆将主动加强与深圳沟通和联系,争取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争取更多途径展开多个领域的广泛合作,此外,我认为两地可以优势互补,相信今后合作途径、范围和领域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共同实现大发展和新跨越。”(张晓 王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