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寒流之下的招生困局
添加时间:2009-03-19 10:41    来源:点击:

    2009东莞民校生存调查(上)

  核心提示:

    走过了28个年头的东莞民办教育产业在2009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金融风暴的肆虐卷走了东莞大批企业、外来务工者及其在莞读书的子女。以招收新莞人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首当其冲,生源流失情况严重。

    2月22日的厚街镇福民学校辞退教师风波或许可成为这次生源大流失的标志性事件。据悉,东莞市厚街镇福民学校一开学就流失了400多名学生,校方为减少成本,于当月22日辞退了多名教师,引起轩然大波。随后,被裁教师向当地劳动局提出仲裁。

    东莞市教育局最新公布的民校春季招生生源流失统计显示,东莞各大民校年初在校生源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4万人,在校总人数比去年减少了7.5%。

    剩 民校太多 都“吃不饱”

    背景数据:2002年至2006年,东莞每年新增民校达30~40所。至2008年年底,经批准开办的民办中小学达到237所。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有34.65万人,学位供求趋于饱和。

    “现在民办学校太多啦,我们小小一个万江区就有10余家,今年还要新增几家,每家都吃不饱。”万江智新小学校长甘马生说,学校在今年春季招生中流失了400多名学生。

    绝大部分学生是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父母失业或收入下降而被迫转学。“现在全校仍有100多名学生未缴学费。”甘马生说。

    据了解,在企业密集的镇区,倒闭、裁员令大批民工举家返乡,外地生源锐减,当地民校招生陷入困境,如长安、塘厦、石碣、清溪、凤岗、万江、寮步等镇区,都是外地生源流失的“重灾区”。

    早在金融危机之前,生源不足的问题就已经困扰着东莞民办学校。教育业界认为,东莞早几年审批办校数量过多过快,从2000年初的十几所,快速发展到目前的237所,学校过剩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经存在,现在生源锐减,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寮步镇育贤学校校长周长松说,寮步镇现有新莞人子弟学校13所,如果能减少到6~7间,大家的日子都会好过很多。

    在市场生源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是否会出现民校倒闭的情况?

    “现在真正陷入经营困境的民校还是少数,这些民校的投资人不会轻易放弃,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将民校卖给另一投资人继续经营,政府也不会允许学校倒闭的情况发生。”受访的一位校长如是说。

    据了解,目前东莞已经有民校被转手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