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广东“三步棋”保民生保稳定
添加时间:2009-03-08 10:17    来源:点击:

 

核心提示

“总书记的手很温暖,我希望能把这样的暖意传递出去,传递到民众中,不辜负总书记的重托”,“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昨天,回忆起和总书记在一起的情景,来自广东的人大代表们心情异常振奋。

经济出现困难,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难也对社会稳定提出了挑战。代表们沉着应对,首要任务是保增长。保了增长就是保就业,有了就业才有民生,有了民生就有稳定。

代表们表示,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一步步地走好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体系、发展社会事业这“三步棋”,以具体行动去保民生、保稳定,就一定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做到迎难而上、共克时艰。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总书记在早上的谈话中特别提到要‘下大力气保民生,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高度关注民生’。这对我们很有启发。”全国人大代表、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刘友君表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进一步加深,就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成为我们面对的巨大挑战之一,也是我们要“保民生”的主攻方向之一。

刘友君认为,农民工是最脆弱的就业群体,而广东是农民工大省,做好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广东的经济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所以,当前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将把促进农民工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带动就业、减轻企业负担、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作为工作重点,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继续实施普惠式的“农民工技能提升和储备计划”,计划培训本省农村劳动力、失业和在岗农民工400万人次,其中培训外省初级以上职称的技能农民工100万人次,稳定农民工就业。

“力保就业是力保民生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代表们还认为,除了农民工群体外,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广东应不惜“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力争帮助每一个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促就业,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创造出和谐的环境,维护社会的稳定。”

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介绍,广东省教育厅今年除举办多场招聘会、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外,还出台着眼于基层和农村、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包括实施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上岗退费”等。目前正在设计展开一项调研,主要是面向大学生的意见调查。“希望能了解到大学生就业意向以及到基层就业有什么后顾之忧。”他说,然后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尽可能地出台有针对性的鼓励或服务性政策,缓解当前的就业难。

解后顾之忧让百姓敢花钱

“老百姓之所以不消费,就是怕没保障,我们将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扩大消费、保增长提供一个稳定的心理预期和可靠的社会保障。”刘友君说。

“要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总书记的话既像春风,又是醍醐灌顶,给代表们又“上了一课”。

代表们纷纷赞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百姓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但在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确实存在一定的历史欠账,“这使得百姓在消费时顾虑较多”,扩大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必须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百姓消费顾虑,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又能改善民生。”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李玉忠说。

“要扩大内需,要保民生,一是要让大家手头有钱,二是要让大家有钱后还敢花。”全国人大代表、梅州市长李嘉说,中低收入人群有很强的消费愿望,但收入较低、顾虑较多,“比方说如果不把社会保障搞好,想让农民从养老的钱中拿出一部分来买家电、促内需是很困难的”,比较务实的做法是减少中低收入人群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同时增加他们的收入。

此外,也有不少代表认为,“保民生”、“保稳定”还要考虑到因为关停企业、破产企业增多而失业的人群。“一方面我们要想方设法关注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关注困难群众的需求。”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长陈云贤说,今年佛山要解决的新十大民生大事当中,就有四个方面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各个困难群体的后顾之忧,提高困难市民的生活水平的。

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些方面广东一直在努力践行。”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说。

张育彪举例,去年广东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同比增长6.6%和1.4%;在农村卫生方面,广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5.4%,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百元以上等,都让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民生利好。

“所以,我们有信心实现总书记的重托!”张育彪说,广东的“保民生”从来没有因为金融风暴而退缩过,今年还会再加把劲。比方说南岭村,就对村里每个成功申请海外留学的孩子给予20万元补助金;对每个考上国内名牌大学的孩子奖励10万至50万元。

“在这样一个关键之年,总书记的话是对广东的厚爱,也是对我们的厚望,让我们备感信心和力量。”罗伟其说,今年广东要在让孩子“读上书”的基础上“读好书”。一是把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结合起来,让孩子有好的读书环境;二是大力建设师资队伍,让孩子有好的老师。

“保了增长就是保就业,有了就业才有民生,有了民生就有稳定。这四者其实是有机联系的。”代表们感慨,每一个普通百姓的愿望同样也是总书记的心愿,更坚定了广东人民应对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

代表们认为,对广东来说,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尤其是优先发展公共教育、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等,是广东保民生、保稳定的重点和关键。

记者手记

总书记来打气  广东不能懈怠

晚上8点,在驻地的“饭堂”里,楼道上,广东团的人大代表们还沉浸在兴奋和激动中,欢快的交谈和笑声不时迸发,其中谈到最多的话题,就是在好几个小时前总书记和大家在一起的情景。

“每一位代表的发言,总书记都静静地凝视、认真地倾听。”全国人大代表、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思民告诉记者,审议中,一共有8位代表先后发言,其中以基层代表居多,由于大家都想尽量向总书记多汇报一些情况,不少代表的发言都超过预定时间,但是总书记一次都没有打断,从头到尾认真听完。“这对每一名普通代表来说,都很受鼓舞,感觉总书记平易近人,充满睿智。作为代表的我们,怎么能辜负总书记的重托?!”

而让张育彪代表感动的是,胡总书记和他握手时还对南岭村取得新发展的情况频频点头,“基层的小事能记在总书记的心里,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激励”。

“广东是农民工大省,做好农民工工作,关系到广东的和谐发展,也关系到农民的增收”,“我们要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除了一举一动都流露着对广东人民的关怀外,胡总书记还在对广东的寄语中多次提到要保民生、保稳定。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国家建设得好不好,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总书记提出的保民生、保稳定,正是抓住了当前经济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针对广东,也着眼全国。这对我们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长李毓全在驻地展开“蓝图”,东莞要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与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有机结合起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胡总书记对广东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让代表们感触最深的是,总书记反复叮嘱广东要特别关注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

……

保民生,保稳定,这是总书记的期许,更是9000多万广东人民,乃至13亿人民的共同心声,当中蕴含着奋进的力量。

前进中有你,有我,广东不懈怠!

代表支招

教育是保民生的一个着力点,罗伟其代表透露

未来将有职业教育研究生

罗伟其说,听完总书记的讲话后感觉责任更大,任务更重。如何去保民生,教育确实是很大的一个着力点。今年广东将更关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重视学科结构调整,更注重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或诞“生”。

首先比较迫切的一点就是建设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实现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当中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核心,只有统筹配置包括教学、教师在内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资源,才能提高农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实现农村孩子“上好学”的目标。

其次,今年必须更加重视学科结构调整,以应对产业升级调整及金融危机对自主创新的要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用工结构发生变化,对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迫使我们调整学科结构以适应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发展,既为社会担当智力引擎,又能促进大学生就业。

还有,就是要发展从初级到高端都有所涉及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去支撑现代产业体系。所谓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就是对选择读中职的孩子来说,不会是读完中职就到头了,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以允许他有更高的发展,包括本科、研究生等各层次教育,而且应该允许他做选择,可以与学术型教育互通、变轨。

总的来说,今年将按照珠三角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成为南方重要职业教育基地”要求,统筹规划珠三角地区及全省的职业教育资源,率先探索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刘友君代表称广东预计可超额完成任务

刘友君代表说,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讲到要保民生,解决好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让我们备受鼓舞,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广东是全国第一用工大省,广东就业局势的稳定,关乎全国就业局势的稳定。刘友君介绍,省长黄华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目标,今年广东新增就业人数要达到120万人。从1月、2月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势头来看,估计可以超额完成这个任务,达到150万到160万人,结合广东的实际,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为全国就业局势的稳定作出贡献。

超额完成任务的信心,首先来自于广东前两月经济增长基本面趋好的迹象,这是就业的基础。刘友君分析,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也为就业增长提供了基本条件。1—2月,制造业新吸纳的就业人口占了45%,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占了55%,这是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说明广东的产业升级进程正在加快。其次,“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也增强了政府宏观配置人力资源的能力,优化了就业区域结构。

而在重点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方面,刘友君透露,广东正准备出台一些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通过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多招大学生,鼓励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去就业。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广东将继续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吸引力和普惠性。让没有参保的人参保,让已经参保的人得到更多实惠。除了医保之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新措施正在酝酿之中。

金融危机下民生投入会缩水?陈云贤代表信心十足

佛山逾57%财政收入用于民生

在金融危机之下,很多人荷包都缩水,还担心政府用于民生这一块的资金会不会也缩水?佛山市长陈云贤代表信心十足:“我可以很负责地说,不会!”

以佛山为例,去年在整个一般财政收入当中,民生事业的投入占了整整54%,今年佛山将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预计达到57%以上。

陈云贤告诉记者,今年佛山继续做十件民生大事,主要总结起来有四个方面是涉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一是三农问题,能不能用保险的思维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发展当中急需资金的问题,探讨村镇银行的设立。第二就是涉及弱势群体的,今年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在禅城、南海、顺德,把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从每个月320元提高到350元,高明、三水从原来的280元提高到310元。同时,针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廉价住房建设也在准备解决。第三,就是原有国营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基本保障金,将逐步提高解决。第四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如食品、药品安全。比如,今年要从根本途径上狙击“瘦肉精”。

城市整治让小摊贩生活更艰难,张育彪代表建议发展“摊贩经济”增加GDP

“走鬼”一直是困扰不少大城市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治理“走鬼”让管理者伤透脑筋。但许多小摊小贩的背后都维系着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生活。城管执法人员强行驱赶和取缔,必然会导致激烈的反抗。当前,由城管执法引发的各种冲突和矛盾,甚至演化成暴力事件或者是群体性事件,也成了影响社会和谐、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一个重要问题。

张育彪代表建议政府“解放”小摊贩。因为“摊贩经济”不仅可以增加GDP,还能缓和社会矛盾,更可以刺激消费,解决部分就业,激励创业。

张育彪给各地政府支招,如让小摊贩合法化,划定区域和时段,让小摊贩有序经营。更进一步,政府可考虑出台《城市设摊导则》等法规,解禁马路市场,规定经市民同意后,在不影响群众生活、保证城市管理效果的基础上,可在部分街道设置便民摊点,政府为其颁发临时许可证。对特殊摊贩进行特殊管理。比如,对流动烧烤、食品售卖点,可成立一家城市流动餐饮业公司,对在街头巷尾的小吃进行统一管理和包装,在卫生和经营上予以监督和管理。(谢苗枫 吴哲 黄超 徐林 胡键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