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深圳市南岭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危中寻机
添加时间:2009-03-07 09:55    来源:点击:

    “我叫小张,是来自最基层的代表。”

    今天上午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最后一个发言的深圳市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育彪代表,用他一贯的开场白介绍自己,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南岭村,是全国闻名的富裕村。但在改革开放前却穷得叮当响,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南岭村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2007年总收入达到2.3亿元,人均年纯收入15万元。

    “我想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谈谈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珠三角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化危为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第二次参加全国“两会”,张育彪直奔主题。

    “在珠三角地区,村级经济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出租厂房为主要收入来源。人们称珠三角是‘世界工厂’,那珠三角农村就是世界工厂的‘房东’。现在全球经济衰退,我们这些‘房东’受的冲击也很大。”这个南岭村年轻的“掌舵”人,的确感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阵阵寒意:村里有一家企业倒闭,一家企业迁走,10家企业要求减租金。

    “相信各级领导对我们也很担心,担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担心企业订单减少,村级经济会不会出现滑坡,能不能挺得住,村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会不会受影响;二是担心村级经济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会不会对产业升级有抵触情绪,拖了后腿。”

    张育彪“换位”思考的讲话,顿时吸引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目光。他抬头端注,认真倾听,看得出很关心这个话题。张育彪也细数起南岭村的“盘子”:去年发展虽然困难不小,但全村经济总收入仍然比上年增长5%,达到2.4亿元,人均收入15万元,上交国家税收1.5个亿。

    “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较大,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决策,给了我们很大信心。特别是汪洋书记所说的‘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是传统模式发展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机遇大于挑战’,对我们启发很大。”

    张育彪说,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股份公司的发展问题,市长许宗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实现“十大工作突破”,其中一项就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股份公司的改革发展,这为农村集体经济应对金融危机,赢得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困难来了,怎么办呢?我们首先就是向产业升级寻找出路。”他举例说,那家倒闭的企业,厂房面积有8000平方米。而旁边,村里前些年引进的通信企业中兴通讯,因为扩大生产就要了这个厂房。迁走的那家企业也腾出了1.4万平方米的厂房,村里用一个月时间引进了一家珠宝加工厂,而这个工厂旁还有8万平方米的空置厂房。

    “这些地,我们原本用来搞房地产,现在不搞了,股份公司领导班子一致决定搞一个珠宝产业园,现在招商达到了30%,今年上半年就可以招完。现在的租金是16块钱,原来是13块钱,涨了。所以金融危机中,我们既保住了经济增长,又开启了产业升级。”

    张育彪越说越兴奋,汪洋也不时点头。“当然,我们不是出现困难才搞产业转型升级,近几年来一直在推进,包括把来料加工企业转为三资企业,发展多元化的集体经济,比如文化创意产业、酒店旅游业等。这些努力,在危机到来时发挥了作用,得到了回报。”

    汪洋仔细听着发言,不时用笔记下什么。有切身体会的张育彪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积极引导珠三角村级干部加快转变发展理念,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率先转变发展模式;第二,政府要在政策上引导和支持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政策一定要有操作性,不能飘在天上,要落在地上;第三,政府要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解决大学生当村官的待遇问题,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又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吸引人才。

    “我们不要怕工厂一时的搬迁,关键是好的企业要留得住。不要怕企业的数量减少,关键是企业的质量要上去。厂房空置是一时的,关键是我们要明确发展什么产业,引进什么产业,信心要坚定,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不要满足于当地主,当房东。”

    张育彪声音明显提高。他说,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老百姓才能得到更多实惠,基层稳定才有保障。像南岭村,不仅解决了100%的村民就业,还创造了3.5万个就业岗位。去年四川地震,他们就捐助了630万元,学生还把压岁钱捐出来,共50万元,帮助失学孩子上学。

    “这是我们的责任,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说得好,就是要靠先富帮后富嘛。”汪洋越听越兴奋,突然插话,现场传来一阵笑声。张育彪也不忘代表身份再次呼吁:“希望政府高度重视珠三角村级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这对全省、全国都有示范意义,也让我们为广东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做出新的贡献。”

    张育彪的发言说到了点子上,也讲到了汪洋和代表们的心坎里。

    具有典型标本意义的南岭村,给汪洋留下了深刻印象。散会后午餐,汪洋在餐厅又碰见了张育彪,他笑着对这个年轻的“领头雁”说:“你的发言很好!南岭村产业转型升级做得好,你们的经验可以在全省推广,抽时间我到你们那里去看看。”

    “欢迎书记来!”张育彪热切地回答说。

    ■现场妙语

    ●你这个提法挺新鲜!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提出对基础教育现在要减负,但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应该提增负,不应该太放任,增负既包括课程,也包括社会实践。汪洋对这个提法作出如上评价。     

    ●七个亿不少了,说明你的能量很大。

    ——在黄达人说到科研、核心技术攻关时,汪洋询问中山大学一年能从中央机关和省里拿到多少科研经费,当听到黄达人说可以拿到7个亿时,汪洋笑着夸赞他时这样说。     

    ●希望你们加把劲,让本届人民代表可以坐上你老何的客运专线。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玉华讲到今年武广客运专线开通以后,4个小时就能到。汪洋提出的这一要求让代表们立刻笑了起来。     

    ●你们的这种关注有效地提高了广东的知名度,同时你们的关注也不断促进我们改进工作,我借此机会感谢大家!

    ——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汪洋用这句话表达对媒体的谢意。(王剑锋 刘伟 杨丽萍 周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