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成为主旋律
添加时间:2009-03-02 09:08    来源:点击:

    ———全省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综述

    春寒料峭,崭新的生机正在破土。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倒逼”下,怎样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引领中国改革开放30年风潮的广东,再次被推到了时代的前台。以全省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一场化危为机、危中求进,实现发展转型的伟大实践在这片热土上展开。

    各地各单位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攻坚克难、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以学习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推动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蓝图已经绘就:《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给了广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下一个30年的愿景激动人心。美国《商业周刊》评价说:中国制定了一项宏大的蓝图,大刀阔斧地对其生产制造业腹地进行重组。

    信心正在凝聚:刺激经济,广东今年将重磅投资30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3万亿元,GDP增速预计8.5%;改善民生,2009年民生支出占省财政三成以上,医疗、环保投入增长25%以上……

    “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成为广东的主旋律。     

    深入发动,48.5万党员投身第一批学习实践     

    广东怎样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怎样有效应对危机,进而为全国提供有益借鉴?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莅临广东视察指导。半年多来,5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亲临视察指导,在广东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李长春还联系增城市的学习实践活动,高度评价广东省“要求高、准备早,发动广、声势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结合实际”。习近平在广州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学习实践活动座谈会,对广东省学习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实际、创新学习形式给予积极评价,并对深入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指导,极大鼓舞了南粤干群,推动了广东省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广东省学习实践活动谋划得早,基础扎实,准备充分,动员及时。中央学习实践活动第三指导检查组严格把关、精心指导。省委高度重视,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自始至终认真抓紧抓实。

    在去年上半年全省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去年7月上旬,省委常委会就开始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关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省委常委带头学习调研,带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担任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指导制定学习实践活动方案,多次深入联系点佛山市顺德区调研指导,强调学习实践活动要注重实践特色,惠及人民群众;以普通人大代表身份参加执法检查,以实际行动带头“办一次事”;新年前夕专程看望慰问农民工并主持召开珠三角地区农民工代表座谈会;主持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征求意见,全程主持起草省委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调阅有关单位的分析检查报告。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黄华华同志多次深入联系点江门市新会区调研指导学习实践活动,帮助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持召开政协委员座谈会征求意见,并调阅有关单位的分析检查报告。其他省委常委和党员副省长也率先垂范,深入各自联系点指导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学习实践活动。

    在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各地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身体力行,做到动员有力、带动有力、推动有力、整改有力。全省参加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党组织2.9万个,党员48.5万名,其中省部级干部40名,厅局级干部1561名,县处级干部2.5万名,紧扣“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这个主题,坚持实践第一、质量第一、群众满意第一,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阶段各环节工作。     

    创新载体,发扬民主,全省征集意见89万多条     

    冯国强是增城的一名干部。增城启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后,他就经常可以从手机上收到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资料。通过短信、彩信等形式,科学发展观的决策、思路一目了然,党员干部拿起手机就可以轻松学习。增城市为学习实践活动而开办的广场学堂、手机学堂、QQ学堂、广播学堂等“四大学堂”,让党员干部能随时随地学习。

    善于创新载体、重视发扬民主,是广东学习实践活动的鲜明特色。

    广东省坚持以开展“五个一天”、“四个一次”活动为载体,把学习培训、调查研究、听取意见等融为一体,使学习实践活动贴近党员实际、贴近工作实际。省委根据学习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和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等专题举办6期系列讲座,采取省设主会场、各市设分会场的方式,组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共18万人次参加学习培训。据统计,参加第一批活动的单位共举办学习班、辅导班5647期。各地各单位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各单位紧扣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化学习。省委办公厅围绕提高“三服务”水平边学边改,研究提出了128条服务省委决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措施。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等单位联合开展以“机关深入基层、城市支持农村”为主题的科技、医疗、体育、文艺、图书“五下乡”活动。

    广东省充分发扬民主,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高标准高质量。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采取发布公开信、召开座谈会、印发征求意见表、发征求意见函四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对广东科学发展的意见,共收集原始意见建议3216条。各地各单位采取干群座谈面对面、问卷调查抽样、网络论坛互动、深化算账自查、设置意见箱和开通热线电话等形式,进一步畅通干部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确保征求意见的质量。全省共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5690多场,发放征求意见表6.5万份,征集意见89万多条。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把好省委指导检查组审核关、分管省领导审阅关、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抽查关等三道关口,做到“四不通过”,即征求意见范围不广的不通过、查找突出问题不准的不通过、科学发展思路不清的不通过、科学发展举措不实的不通过。省委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采取了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印发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摘要在报纸公布征求意见等三种方式进行评议,群众评议的总体满意率达98.8%。     

    应对危机,突出重点,三招重拳效果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各地召开的“两会”上,一股应对危机、科学发展的新风扑面而来。

    “今年的任务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好了就是‘吉祥三宝’。”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妙解今年广州市的中心工作。在深圳,市长许宗衡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庄严承诺:“不漂浮、不作秀、不忽悠,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不留骂名,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广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武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把“三促进一保持”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突出实践特色的重要要求,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力促发展,力纾民生,力保稳定。

    新华社评论称,广东应对危机出手早、出拳重、效果好。其中,有三招尤为瞩目:

    第一招是着力扩大内需。在出口放缓、消费增长乏力的形势下,广东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及时出台加快实施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项目等16项措施,一揽子提出了总投资2.37万亿元的全省“新十项工程”。其中2009年广东省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00项,年度投资3030亿元,为2008年的2倍多,预计重点项目建设将带动全社会投资1.3万亿元。省发改委等单位组成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7个检查组,分批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招是优化经济结构。广东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积极推动湛江钢铁基地、中船造船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安排10亿元设立专项资金,注资10亿元成立政策性担保机构,重点扶持中小企业技改创新贷款贴息或补助,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佛山市顺德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华南家电研究院、精密模具研究院等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引入一批重点实验室和专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落户,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

    第三招是完善体制机制。在充分吸收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争取国务院批准下发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这是在广东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珠三角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内容包括《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行动纲要》和落实重点行动纲要的近期工作意见两部分,既注重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注重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针对广东省经济发展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政金融体系、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等,着力从根本上解决广东省科学发展存在的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碍等问题,认真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省政府颁布政府规章9项,废止及宣布失效的政府规章78项。     

    成果丰硕,在发展转型航道上破浪前行     

    今年春节,低保户老黄特别高兴,因为他“意外”地收到双份的补助。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关注民生。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广东省仿效一些企业发“双薪”的办法,在春节前给全省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按现有补助标准,增发一个月的低保补助金。这一措施惠及全省约200万低保对象,需要增加补助资金1.7亿元。

    学习实践就是要务求实效。目前,广东省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已经基本完成,按照中央要求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三大标准考量,广东的学习实践活动可谓成果丰硕。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上半年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进行补课深化,很多干部说:虽然“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很早就提了,大家也都知道很重要,但因种种原因总是没有到位。党员干部反映,这次活动是近年来触动思想最深、联系实际最紧、离人民群众最近的一项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广东省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成果,为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过这场头脑风暴,我们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形成了‘三促进一保持’的实践共识。”省直机关不少干部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克服仅用经济总量和速度衡量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人均”意识、绿色GDP理念;必须破除重发展轻环境、“重物轻人”、重生产轻生活的观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家深刻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化危为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发展,“三促进一保持”是有效举措。

    “这次受教育,在机关作风方面触动最大!”不少干部直言,观看了《广东省机关作风建设暗访专题片(之一)》,确实引起了强烈震动,把转变机关作风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实是抓到了“要害”。广东省实施“一查四减”,建立完善暗查的长效机制,减少或下放审批事项,减少文件会议,减少检查考核活动,减少各种议事协调机构,大力推动机关服务转型升级。各级党政机关认真贯彻省委关于2009年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党政机关出国(境)费用、办公经费预算“五个零增长”的要求,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不少群众评价:“现在进机关办事,脸色好看多了,效率也提高了!经济困难,政府与群众一起勒紧腰带、共度时艰,好!”

    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让广东百姓确实感受到了经济寒冬里的温暖。针对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失业返乡、维护权益等突出问题,广东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以服务农民工为主题的“南粤春暖行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返乡创业等十项服务。推行“普惠制”职业技能培训,由省财政补贴培训本省农村劳动力,首次培训每人免费补贴1400元。采取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缓缴社会保险费,为困难企业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在岗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措施,总体上为全省企业和职工减轻负担约150亿元,受惠职工达190万人。

    今年还有一批民生利好将兑现:针对“读书难”,2009—2010年省财政安排31亿元,新建扩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力争今年新建扩建建筑面积达150万平方米;针对“住房难”,力争今年解决3万户以上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困难家庭住房问题;针对“休假难”,提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实施弹性休假计划……

    更令人期待的是,广东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将继续破浪前行:

    加大自主创新和升级转型,GDP在去年增长10.1%的成果基础上,今年将力争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5%,珠三角地区各市人均生产总值力争与本地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在体制机制方面继续探路,今年内要积极稳妥完成省级政府行政机构改革,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和扁平化管理。制定出台《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鼓励深圳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改革,建立专司执行的执行局。在全省各不同发展水平地区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县(市)推进省直管县(市)试点。制订广东省党代会代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增加部分县镇扩大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今年是新世纪以来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广东面临着双重压力:一要积极应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二要积极推进科学发展的转型,前者对后者构成很大挑战。但是历经30年风风雨雨,没有一次被打倒的广东,这次依然沉着应对,努力化危为机,坚决推进科学发展。

    30年前,广东依靠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从计划经济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铸就今日辉煌。

    今天,国家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广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广东此次再续改革发展的动力与智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将启动。我们可以期待:有第一批的单位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科学发展的学习实践将在更广更宽的领域展开,结出更为夺目的果实。(本报记者陈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