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春运2009:从“揪心”到“放心”
添加时间:2009-02-21 12:36    来源:点击:

    历时40天的2009年广州春运前日顺利结束。广州地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2618.2万人次,同比增长0.4%(其中铁路客流量同比增长19.5%),以广州火车站为核心的各春运交通站场旅客候乘秩序井然,火车站地区未发生一起安全及治安事故。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广州火车站视察节前春运,高兴地说:“去年的春运让我很‘揪心’,但今年的春运工作我感到很‘放心’。”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广东省副省长佟星等领导在广州视察春运期间,都对广州今年春运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8年的冰冻雨雪灾害让广州春运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实现汪洋书记提出的“争取来年春运不再揪心”的任务目标,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多次批示,要求全市各单位落实各项措施抓好春运工作,确保广大旅客安全返乡。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宁在去年现场指挥春运工作时就要求有关部门提前思考今年的春运如何组织,并亲自跟进春运组织方案的制定,今年春运开始前和春运高峰期间,还多次连夜到春运现场检查指导。

    从“揪心”到“放心”,2009年这个“不像春运的春运”是如何来的?记者昨日采访了市春运指挥部副总指挥、市春运办主任冼伟雄。

    一、“二十字方针”对症下药

    三大“揪心”顽疾迎刃解

    影响大、客流量大、运能紧缺、场地制约,市春运指挥部副总指挥、市春运办主任冼伟雄形象地称每年的广州春运组织好比“走钢丝”。他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一摆出多年来困扰广州春运组织工作的三大难题:买票难,候乘难,实现春运期间火车站地区交通常态化管理、减少春运对市民日常交通出行的干扰难。

    春运高峰期,广州火车站单日旅客发送量超20万人次,远超出其最初设计发送能力每天2.5万人次的水平。为解决客流压力,多年来广州春运方案都采用“摊大饼”的组织方式,即从火车站东广场公交站场临时外迁开始,逐步向外扩大临时候乘区域,包括搬迁东广场公交总站、封闭火车站周边地区的城市道路,乃至封闭整个流花地区。冼伟雄坦承,“摊大饼”只解决了旅客候乘组织的空间需求,并未真正有效缓解火车站地区的旅客聚集压力。去年春运就是很好的例子:受低温冰冻灾害天气影响,广州滞留旅客最高峰时段超过60万人,其中广州火车站及东站地区超过40万人。当时在火车站地区候车旅客密度达到每平方米8人之多,堪比“沙丁鱼罐头”,很容易引发群体性公共安全事故。

    为解决这三大顽疾,2009年广州春运组织方案在总结去年春运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并成功经受了今年春运“实战检验”,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异地分流、属地管理、分级预案、综合协调、有序衔接”20字方针。

    “异地分流”,就是实施“始发分流”和“异地候乘”,这也是今年广州春运的一大亮点:从珠三角和广州市内两个层面对原先高度聚集在广州火车站的旅客实施分流。在铁路部门支持下,每天抽调16趟从广州火车站始发的列车,到深圳、东莞、佛山以及广州火车东站等地始发,每天减轻4万人的客流压力;另外是启用琶洲展馆异地候乘点,在1月15日至24日节前春运高峰期,每天抽调12趟从广州火车站北上始发的夜班火车,到琶洲展馆实施异地候乘,每天可减轻火车站压力3.25万人次,确保广州火车站地区候乘旅客在发送高峰时段,一直处于每天12.75万人次以下的安全状态。在琶洲展馆启用的10天中,琶洲候乘旅客达到32.45万人次,他们直接进入火车站内检票上车,大大减轻了火车站广场的人流压力。

    据统计,往年春运的客流高峰时段聚集在火车站地区候乘旅客达到8万人,但今年春运客流连续9天突破20万人次高位的高峰时段,火车站及广场的候乘旅客最多仅2万人,减幅达到75%。

    “属地管理”,就是通过铁路部门在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增发北上列车的措施,将上述地区客流在当地进行消化,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各市组织管理属地客流的作用。对火车站、火车东站以及琶洲展馆异地候乘点的旅客,也由越秀、天河、海珠等区,会同市交通、公安、经贸、物价、卫生、环卫、民政等部门,组织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和旅客疏导工作。

    “分级预案”,就是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全市将根据铁路运行和火车站地区旅客滞留情况,分四级启动《应急预案》,包括流花地区交通管制,扩大候乘区、扩大异地候乘点区域分流旅客等,在全市设立18个临时旅客安置点,启动最高应急预案可安置滞留旅客50万人。可喜的是,由于异地分流措施得当,分级预案还没“派上用场”,今年春运就顺利结束了。

    “综合协调”,就是由专门成立的广州地区春运指挥部负责春运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组织铁路、公路、公交、地铁等运输部门及各相关区政府、公安等有关部门,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和春运运行过程的综合协调工作,跨地区、跨部门、“多兵种”协同作战。

    “有序衔接”,就是通过铁路、公路、公交、地铁、公安、各区政府等有关单位及运输企业进行密切配合、协调运转,完善地面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使旅客从琶洲异地候乘点到火车站进站上车的整个流程衔接有序。

    “20字方针”对症下药,实施成效明显,困扰广州多年的春运组织难题得以破解:火车站广场客流始终保持在安全状态之内;火车站周边无须封路;夜间旅客候乘环境大为改善。冼伟雄说,19日春运结束,他终于松了一口气:“春运从来没有这么顺,今年的春运都有点不像春运了!”

    二、点评春运亮点——

    改写中国火车票历史

    首创春运不封路纪录

    “候车地点:琶洲”——小小票面上的小小7个字符,改写了中国火车票票样的历史:全国统一印制和编码的火车票票样,今年首次为广州春运“量身订做”车票,“破例”将琶洲候乘提醒直接印制在火车票上……

    自有“春运”概念以来,今年广州火车站周边地区首次没有封路,没有调整公交站场和公交线路,顺利实现春运期间火车站地区交通常态化管理,未对广州市民日常交通出行造成任何干扰……

    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广州春运售票创全国先河改“窗口排队”为“网络排队”,实现铁路、公路、民航等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电话订票,百万旅客不用再挤在售票窗口排长龙。

    今年的广州春运工作创造了很多“历史纪录”。

    亮点一:超前谋划,精心组织。

    早在去年春运抗击冰雪自然灾害的最紧张、最困难时刻,市春运办就开始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着手研究如何应对传统春运组织方案难以适应春运常态化管理的这个问题。去年春运结束后,汪洋书记专门对广州春运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广州“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及春运工作方案,争取来年春运能够‘不再揪心’”。随即,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宁等领导迅速就贯彻落实省委汪洋书记的重要批示作出了一系列指示和部署。

    去年3月中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广州地区春运指挥部制订了改革春运的初步方案,去年10月,2009年春运组织方案中最关键的部分——铁路春运异地分流改革方案得到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的支持。有了比较完备的组织方案,才能打好一场有准备之仗。

    亮点二:电话订票,通订通取。

    火车是春运返乡旅客的首选交通工具。今年春运开始前,广州地区春运办就协调广铁集团,在电话订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电话订票通订通取的新做法。全省有广州、广州东、广州北、佛山、深圳、深圳西、东莞东、惠州、汕头等9个车站可采取电话订票,实行分区域联网订、售车票,旅客可在上述9个车站的取票点取票,而不必像以往那样专门跑到广州来取。

    从2003年前全市只有5个春运火车售票点、126个售票窗口到2003年春运开始在火车站外增设春运铁路临时(取)售票点,增加到目前11个售票点、443个窗口,从2006年春运起在全国率先大规模推行火车票电话订票,实行“电话订票、集中取票”到今年的“通订通取”,广州春运火车票售票工作不断实现新跨越。自从1月2日开始预售春运长线旅客火车票至22日,广州地区累计售出节前春运长线旅客火车票约399.7万张,其中电话订出的车票约337.4万张,占总售票量八成以上。此外,公路、民航、水上客运等运输方式也都提供了电话订票、网上订票等服务。

    亮点三:大胆尝试,改变票样。

    为顺利实现琶洲异地候乘的分流,在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的支持下,全国统一印制和编码的火车票票样今年首次为广州破例做了改动,将“候车地点:琶洲”字样的候乘提醒直接印制在火车票上。在购买异地候乘车票时,旅客就会收到一份免费的候乘指南。在琶洲展馆启用的10天中,琶洲候乘车票共售卖了32.97万张,其间到达琶洲展馆候乘的旅客约占卖出车票数量的98.4%。

    亮点四:综合联运,零距换乘。

    为将琶洲候乘旅客顺利引导到琶洲展馆,市春运指挥部在省政府和省春运办、省交通厅及珠三角各兄弟城市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协调组织广铁集团、市地铁总公司、公路客运企业、公交公司等单位,充分发挥长途客车停靠、公交接驳、地铁专列与铁路运输衔接的大交通综合联运模式,认真做好以琶洲为枢纽的异地候乘旅客“零”换乘服务,实现琶洲候乘旅客进出广州各种交通工具的有效接驳和零距离换乘。

    亮点五:保障运力,应急充分。

    据市春运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今年在应对春运高峰和各种紧急情况的运力筹措也做足了功夫,铁路安排开行列车220对,公路总运力9581辆,白云机场保障日均起降架次约为750架次,水路营运船只6艘,全市春运总体运力充足。

    按照春运预案的设计,一旦发生影响春运正常组织的紧急情况,启动最高的一级应急预案时,全市可安置滞留旅客约50万人。春运期间,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一直处于警戒状态。

    亮点六:安全有序、科技护航。

    安全是春运组织的首要问题,尤其是经历去年春运危机之后,市委、市政府和春运部门始终把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全市各部门从春运筹备一直到春运结束,专门组织了多次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并在春运启动后,对机场、火车站、公路客运站、码头、地铁等重要部位,对春运运行的各个环节以科技手段强化安全检查。春运期间,广州警方共出动安保力量26.5万人次,与火车站地区的电子监控系统一道筑成“天罗地网”。与去年相比,今年涉及春运的刑事案件降低69%,涉及春运的治安案件下降7.3%。

    亮点七:以人为本,温馨服务。

    市春运办提前制订了“和谐春运,温馨服务”10项便民措施,春运开始后,越秀、海珠、天河、荔湾、花都、番禺、黄埔等各区全力投入辖区内春运保障工作,超过1.3万名志愿者投入春运服务。火车站广场、火车东站广场提前搭起1.8万平方米的防雨棚,设置大量流动厕所、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运期间,夜间旅客候乘环境大为改善。海珠区春运指挥部不仅在琶洲展馆各分馆内分区设置了1万多张坐椅,并开通了母婴候车室。为旅客准备的盒饭是7元一份的“两肉一菜”,5元一大包的苏打饼干、1元一瓶的600毫升矿泉水……所有进馆食品全部“去零取整”,比市场价格便宜两成。

    三、记者访谈——

    明年春运:交委主任不再捏“三把汗”

    琶洲展馆明年继续启用 广州火车新客站投入使用后将进行始发列车统筹调整

    市春运指挥部副总指挥、市春运办主任冼伟雄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春运结束就是明年春运的开始,针对本次春运中的不完善之处,有关部门将用1年的时间查漏补缺,确保明年的春运方案更加完善,不再捏“三把汗”。

    冼伟雄说,今年春运他“捏了三把汗”,第一把汗出在1月11日春运开始之时,琶洲异地候乘点要15日才启动,但火车站的客流很快攀升至16万多人次,“如果火车站装不下这么多人,我们的春运方案就失败了”。针对“这把汗”,他表示明年春运方案会将琶洲展馆候乘日期提前,避免给火车站广场造成客流滞留压力。

    第二把汗出在琶洲异地候乘点启用当天,“一开始只有300多名旅客到琶洲候乘,我心里很急,如果旅客不肯去琶洲候乘怎么办?”到上午9时,琶洲候乘旅客很快突破1万人,他总算放下心来。“我们明年还将继续扩大宣传面,尤其是面向珠三角地区的宣传。在琶洲展馆候乘不用淋雨、受冻,有免费医疗救助,提供批发价的食品,可以免费接送,今年32.5万在琶洲候乘的旅客就是32万多个广告,相信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第三把汗则连续“流”了9天,当时火车站每天候乘的旅客都超过22万,地铁每天从晚上8时30分至凌晨2时30分运送琶洲异地候乘点的旅客,这些乘客将搭乘晚上12时以后的火车,如果这部分客流与到火车站候乘的客流叠加,很容易造成滞留压力。冼伟雄表示,明年春运,将适当延后地铁开送时间。

    据悉,广州火车新客站将于明年10月全面投入使用,琶洲异地候乘点会不会就此取消?冼伟雄介绍说,新客站建设目前进展顺利,等到新客站及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广州地区的火车运送配置将形成新客站、广州火车站和火车东站的“品”字型结构,届时将重新对全市各铁路客运站的始发列车进行统筹调整。“可以明确的是,明年春运,琶洲异地候乘点仍将投入使用,只要春运的主要客流在广州火车站,这一候乘点就不会被弃用。”

    针对有关异地候乘产生的人、财、物支出成本的议论,冼伟雄表示,安全有序、以人为本是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春运工作的立足点,异地候乘才能使春运有序,在有序状态下才能确保旅客平安及时返乡,确保不影响广州市民的出行,在有序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算好财政账。

    明年会不会加大珠三角地区的分流力度?冼伟雄说,市有关部门将会与广铁集团进行专门评估,“始发分流工作当然要做好,但还必须同时考虑到铁路列车调度问题,正如汪洋书记指出的,广州要有‘大哥意识’,我们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是珠三角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当然也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舒涓 鞠杨 交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