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深圳66家民企获41亿元贷款
添加时间:2009-02-19 12:28    来源:点击:

    截至本月16日,创新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互保金机制,使66家企业获得贷款41.03亿元,其中37.97亿元已发放,成为深圳市政府携手银行的重要金融创新举措,有力地支持了民营企业抗击金融危机、稳定快速发展。市长许宗衡,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和市政府秘书长李平昨天出席重点民营企业互保金贷款工作会议,与120名民营企业家及14家银行有关负责人共商金融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计。

    为支持本地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去年4月16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启动重要金融创新——互保金贷款,这一模式构建重点民营企业中长期贷款信用平台与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向重点民营企业提供大额中长期贷款,并为此成立“重点民营企业池”,银行向池中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可获得两方面担保:一是池中企业取得贷款时需缴纳的重点企业互保金;二是政府为金额3000万元以上、期限3年及以上的贷款提供贷款风险补偿金。会议透露,目前加入“深圳市重点民营企业池”的企业已达244家,66家企业的互保金贷款已通过各合作银行审批,总金额达41.03亿元,其中已通过互保金临时管委会主任会议审批的企业达59家,合计有37.97亿元贷款已发放至企业。

    许宗衡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深圳对金融海啸预见早、判断准、出手快,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今年经济形势更为严峻,各级政府、各部门将保持清醒头脑,贴身服务企业,从融资、土地、政策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坚持不懈地创新优化服务、狠抓落实,为企业创造更大生存发展空间。    

    进一步提振企业应对危机的信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希望与会各家银行今年更加关注支持深圳企业发展,共同迎接金融海啸过后的辉煌明天。

    深圳将把民营企业贷款补偿金的额度从10亿元增至20亿元。陈应春表示,互保金贷款是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是市政府、银行和企业同舟共济、紧密合作的结果,对抗击全球金融危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极具探索价值和现实意义,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希望互保金迅速扩散覆盖面,不断完善运作,稳健高效地助推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各方将在有关成功基础上继续加强创新,尝试更多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广大民营企业应及早安排迎接挑战,尽最大努力争取好业绩,为深圳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做出贡献。

    深圳市将力争互保金贷款总额5年内达到1000亿元。互保金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互保金贷款主要扶持对象为深圳市重点民营高科技企业、重点传统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已有建行、浦发等6家银行开展互保金贷款,在已有贷款申请中,单个企业贷款金额最多为3亿元,最长贷款年限为8年。这一创新模式成功开发了政府、企业、银行三方面的信用资源加以系统整合,实现了民营企业贷款风险控制机制的创新,实现了“三赢”。今年深圳市将正式成立深圳市重点民营企业互保金管理委员会,年内争取完成200亿元的互保金贷款。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有关负责人谈到,互保金贷款将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积极示范带动作用,多个城市已就此专门进行咨询了解,该行将在各方支持下,努力发挥互保金贷款业务牵头行作用,协助各合作银行开展业务,扩大互保金贷款规模,为深圳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良好的金融服务。

    与会企业家纷纷表示,互保金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门槛,减少贷款抵押物,还解决了民营企业中长期贷款问题,更成为企业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平台,有利于企业提高综合实力,突破发展瓶颈,希望这一举措深入实施,让更多民营企业感受到市政府的温暖。

    据统计,深圳民营企业目前达20多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近80%。全市1000多家国家及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60%是民营科技企业。(记者 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