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特别报道 >
化危机为拉动内需的机遇
添加时间:2009-02-16 09:32    来源:点击:

    “科学发展危中求进”系列述评之一

    上周末“情人节”消费的火爆再次展现庞大的内需市场潜力。据广州市部分餐饮酒店统计,“情人节”餐饮销售预计比往年增长一成。这是继今年春节消费市场红火开盘后迎来的又一个消费小高潮。     

    消费增幅居三大需求之首     

    正在召开的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08年的一组经济运行数据:进出口贸易总额6833亿美元,增长7.8%,其中出口4041亿美元,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81亿元,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72亿元,增长20.3%,消费增幅位居三驾“马车”之首。

    这显示,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的力量格局,在结构调整和金融危机冲击下正发生着新变化。出口增幅大幅降低,内需消费的“驱动力”不断加强,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出现转机。     

    三招组合拳出手快准狠     

    金融危机袭来,环球经济急转直下,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150%的广东经济遭遇严峻挑战。正如中央扩内需促增长政策检查组的评价,“广东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重,广东应对这场金融危机行动最快。”省委、省政府主动出击,迅速祭出三招“组合拳”,出手快、准、狠,化危为机,危中求进,开创了扩大内需的新局面。     

    第一招是及早谋划和启动实施“新十项工程”建设。针对去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中外需加快减弱这一突出问题,为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省去年上半年就着手谋划“新十项工程”,5年内投资2.37万亿元,以扩大内需弥补外需不足。

    中央推出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后,广东抓住机遇,迅速出击,出台加快实施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项目等十六项措施。特别是中央2008年新增1000亿元的投资中,我省积极争取相关项目,按照国家文件规定,将中央下达投资计划全部分解下达成700个项目。到2008年底,700个项目已开工360个,占全部项目总数的51.4%。广东的地方到位资金达45亿元,中央与地方投资资金比例为1:3.1,中央投资带动效益较为显著。

    项目的及时启动与资金的及时到位,及时发挥投资拉动作用。2008年全省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40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0.3%。

    第二招是从解决民生入手,凝聚和增强全社会的消费动力。要实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关键是让发展成果直接惠及人民,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有钱花、敢花钱。

    为此,我省公共财政进一步向民生倾斜。2008年,省级财政总支出中用于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及均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帮助市县增强发展后劲的资金达852亿元,占支出总额的73.7%。平均上调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达12.9%,将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200元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低保。

    为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广东调整提高了养老保险待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标准。今年1月开始,全省262万企业退休人员加发基本养老金,全省人均养老金每月将增加120元左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也提高到每人100元以上。

    为培育和提高社会消费能力,广东还实施了创业带动就业工程,提出从2008年至2012年每年扶持10万城乡劳动者创业,并带动就业50万人左右。

    第三招是加速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春节后我省全面启动“家电下乡”,省财政5年预计投入3.39亿元,可拉动广东社会消费26亿元。

    借助国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开发农村市场政策的实施,我省积极搭建平台,一方面通过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引导和促进农民消费,扩大农村需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引导家电、汽车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形成以农村市场为导向的生产体系。

    广东家电企业已在“家电下乡”中抢得“头啖汤”,全省共有34家生产企业、31家流通企业中标参加全国家电下乡工作,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随着一系列政策效应的显现,农村市场的消费正日趋活跃,省城调队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我省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大幅增长,新潮、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增长8.7%,电冰箱增长10.1%,空调机增长13.4%,家用计算机增长14.4%。     

    内需外需两条腿走路     

    内需市场启动的强大潜力正在逐步显现,春节消费“开门红”就是很好的例证:春节黄金周全省刷卡消费22.16亿元,广州七大百货销售额超3.37亿元,旅游市场人财两旺,旅行社7天组织接待游客25.47万,同比增长25.16%;旅游业总收入34.25亿,同比增长8.69%。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位居2009年迎难而上化危为机12项工作之首的,就是发挥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千方百计扩大内需。

    如果说广东在上一轮扩大内需中,抓住了消费升级中的关键,伴随着房地产、汽车等消费热点的形成,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那么,在这一轮扩大内需的新格局中,借国家加大投资之机,开拓农村市场,培育内需市场体系,实现内需、外需两条腿走路,广东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不断增强。(本报讯记者陈韩晖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