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踏入2009年,广州的骗子少了。更准确地说,上当受骗的少了。正如一位金羊网友“石头”的留言:其实,只要不贪钱、不露财,上当受骗的几率就不高,和陌生人说说话又何妨?!
翻开这两个月的报料记录,关于“骗局”的报料,颇有新特点:述说上当经历的少了,揭穿骗局的多了。最重要的是,整体的报料量明显在下降。
热线编辑前两天还笑言:我们坚持了那么久的“骗术见一个拆一个”,看来挺管用。
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公安分局的数据显示,去年越秀区关于诈骗的报警量从去年8月开始一直走高,年底11月份、12月份达到最高值,一个月有过百宗。可进入2009年后,关于诈骗的警情却是直线下降,比前两个月少了77%。
到天河区、海珠区几个派出所一巡,同样也鲜见诈骗报案。海珠区一派出所民警透露:这个春节很平安,不只年后,就是年前“各路小贼过肥年”的紧张时段,街头骗子都少了很多,上当受骗的人更少了。
街头骗子们都哪去了?
广州去年对“街头骗术”并不手软。
“我用的是香港手机,广州无法使用,能不能用你的手机打个电话?”这样的骗术在2008年三四月份频频在天河区一带发生。也就在4月份,天河区警方迅速捣毁了这个冒充“港澳、新加坡大学生”的诈骗团伙。
更不得不提的是越秀区警方代号“亮剑”的行动。在去年10月底,“亮剑”成功打掉一个“祈福诈骗”特大跨地市犯罪团伙,侦破发生在广州、东莞、佛山、珠海等地的诈骗案件一批。就是从这个案子之后,祈福诈骗在我们的报料记录里“失了踪”。
但小偷和骗子,就如蟑螂和老鼠,哪能那么容易“灭”了的?!
据越秀区警方介绍,如今祁福、换币、丢包等街头骗术确实有所减少,行骗者主攻的方向早已“现代化”:集中在中奖,特别是电话、短信诈骗上。新出的骗术已不再是“勾引”人们占小便宜的心理,而更多的是利用人们担心资金安全的心理。越秀警方新出的“防骗守则”第一条赫然就是“电话欠费诈骗”。
据了解,所有的电话诈骗都选在白天,也就是年轻人上班的时候,家中老人一时不察就会被骗得“老本无归”。而中奖诈骗、祁福诈骗的对象,也几乎都是老人。如何让老人们不贪钱不露财,就是目前最重要的防骗课题。
今年1月初,越秀警方将35份的“防骗守则”下发到街道、社区张贴。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守则不再以文字为主,全部是漫画绘成,“目前的防骗主体是老年人,漫画简单易懂,更可以吸引孩童领着老人看”。看样子,这种“宣传方式”也收到了不少成效。
其实,受骗和跟陌生人说话没什么必然联系。不贪钱不露财,才是关键。(记者林洁、曾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