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时,不少人喜欢到郊外放风筝。在京城喜欢玩风筝的市民心中,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是个好地方,那里有座曹氏风筝工艺坊,传承了曹氏风筝传统制作技艺。在这里,市民不仅能买到制作精良的正宗曹氏风筝,还能在风筝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风筝,体会更多与风筝相关的乐趣。
走进李家坟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绿树成林、花草繁盛,曹氏风筝工艺坊坐落在一片绿林之中。工艺坊中,从传统的沙燕、龙筝到后来开发的微型风筝,数十只风筝悬挂、摆放其中,每一只都精致漂亮,有如精雕细琢的工艺品。“哇!这龙筝得10米长!”几名游客在工艺坊展示间中,对着头顶盘旋的两只龙筝惊叹不已。
工作间里,几名师傅正聚精会神地在整张纸上绘制花瓶等图案;几名四五十岁的师傅正或弯或劈,整理竹篾。“骨架、骨架上糊的面,绷的线,一个都不能错,才能制作出可以自如放飞的风筝。”村支书李世刚告诉记者,工艺坊里的风筝师傅大多是该村村民,目前已有50人,其中还有好几位是残疾人,在工艺坊就业的村民月均收入2000元至3000元。
村里将风筝工艺坊、农业观光园等结合发展,引来更多游客。据统计,村观光园和度假村年收益260余万元,风筝工艺坊年产值60万元左右。发展风筝产业,不仅给村民带来就业岗位,还给村里增添了文化气息。“这里制作的曹氏风筝,是当年曹雪芹先生总结、创新的一种风筝制作工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世刚说,如今大部分村民都能给游客讲上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村里还组建了风筝队,村民做风筝、说风筝、放风筝,为村庄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