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中午,夏坝镇双新村3组村民赵荣美,正准备做饭。“嘀”的一声,按下沼气灶,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就升起团团热气。赵荣美喜眉笑颜地说:“过去做饭烟满屋,用上沼气后,做饭只闻菜香不见烟啦。”
其实,类似的低碳幸福生活已成为我区一道亮丽风景。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户用沼气池6.2万多口,正常使用率90%左右,年产沼气达1600万立方米,惠及20多万村民。沼气用户户均年增收节支2000元左右。
确实,在村村社社,沼气利用已不再是新鲜事物,全区各镇街均组织农民不同程度地建起了沼气池,干净整洁的厨房、清洁卫生的厕所,广大农村正在随着沼气的开发和利用发生重大转变。
赵荣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一家4口人,此前,每天要烧掉7块蜂窝煤,按照每块0.46元的市价计算,全年得花1000多元燃料费。建起沼气池后,这部分费用就节约了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不再是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柴草随意堆放,苍蝇四处乱飞。
“每口沼气池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00多公斤、二氧化硫10多公斤,沼气俨然成为农村环境的‘净化器’。”区农村能源办主任邹开江说。从2007年开始,我区通过采取农民自筹、国家项目补助、政府以奖代补等形式,积极引导资金多元化投入,加快农村沼气池“一池三改”(即为农民建一口沼气池,配套进行改厨、改厕、改圈)建设。
与此同时,我区还对沼气综合利用进行集中、创新发展,用沼肥“反哺”绿色农业,逐步形成“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的循环经济链条,探索出了沼气做菜烧饭,沼液、沼渣作肥,养殖零排放的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不但实现了畜禽养殖与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互促互动,还使禽畜类粪便得到了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开发了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源,做到了节能减排,促进了现代畜牧业环保、健康发展。
为你服务
建一个家用沼气池
选址:
家用沼气池必须与猪圈、厕所统一规划。即厕所在沼气池进料口位置建造,厕所蹲位高于沼气池平面30至50厘米,猪圈建于沼气池上或一侧,地面采用水泥砂浆粉刷,并向沼气池进料口方向倾斜,便于冲刷,使人畜粪便自流入池。
池址一般选择在背风向阳、土质坚硬、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并尽可能靠近住房,一般不宜超过30米,避开易受水浸和寒风袭击的低洼区,以及竹林、树林,以提高地温、防止树根损坏池体。
构造:
农村家用沼气池的构造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进料口、出料口、发酵主池、储气箱、活动盖、贮水圈、出肥间。
施工基本要求:
1、农村家用沼气池宜采用混凝土结构。一个容积10立方米“三结合”式沼气池建筑材料用量为:425#水泥2000公斤,中砂4立方米(粒径2厘米以下),6.5钢筋5公斤,砖300块。
2、沼气池的建造必须严格执行国标《农村沼气池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图纸施工,采用砌砖模或钢模具施工,严禁使用土模。
3、池内壁要用水泥素浆和细砂灰交替粉刷6至8遍,涂刷均匀、不遗漏、不脱落、不起层,确保沼气池不漏水、不漏气。
首次投料要求:
沼气池首次投料是关系到沼气池能否快速启动和正常产气的首要环节,其技术要点是:
1、沼气池内投料应以人、畜禽粪便为主。
2、首次投料必须做到满装料,即装料总量占主池容积的90%以上。
3、配合饲料饲养的猪、鸡,因配合饲料含有的驱虫剂等药物在其粪便中有一定数量的残留,对沼气发酵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大量使用这类粪便时,要在池外堆沤3至5天后方可入池。
4、沼气池发酵原料进料完毕后,立即封盖,进入发酵启动阶段。初期因大量酸化菌的作用,所产生的气体大部分为二氧化碳,同时也存在一部分残余空气,因此有一段时间无法点燃,必须排空。
试火、放气:
沼气池封池后,一般情况下7天内即可产气使用。使用前首先在炉具上作点火实验,切忌在池拱密封盖导气管上直接试火,以免回火时发生爆炸事故。当压力表压力差达到10厘米时即可进行点火试验,如能点燃,说明沼气池发酵正常;如不能点燃,需把所产生的杂气放掉,当压力差达到10厘米时再进行点火试验,直到能点燃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