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连片的向日葵海、错落有致的油菜花田、造型独特的万寿菊谷……如今,京郊昔日的玉米地纷纷变了面孔,一年三季美景连连。1月9日上午,记者从北京市景观农业总结会上获悉,去年京郊110个农田休闲观光点共吸引市民680万人,带动旅游收入达2.7亿元。
据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从2011年开始,推出了“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协同发展”为理念的农田观光季活动,利用普通农作物营造景观,以作物类别为主线,对本市农业资源进行整合推介。从2011年的6个不同的农田观光主题、28个农田休闲观光点,发展到去年的110个观光点。带动房山区长沟镇、韩村河镇和密云县石城镇等观光点,分别举办了长沟花田节、长沟稻菽节、韩村河天开花海观光节、石城云梦花香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使观光季做到季中有节,节节成季。
如今,北京农田观光季已成为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一大品牌活动,获得了首届全国农业华北东北赛区文化创意精品金奖,全国总赛区文化创意精品优秀奖。农田观光季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观光点休闲旅游,游客人数从2011年的205万人增长到去年的680万人,观光点增收额由2011年的6000多万元上升到去年的2.7亿元。密云县石城镇去年在全长约10公里的捧河沟域段内,打造了2000多亩农田景观,示范应用了21个景观作物品种、10种模式和12项技术,打造了7个景观节点,营造了“云梦花香”整体景观,与黑龙潭景区、青菁顶景区连成一片,农田景观和自然山水结合,游客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成为农旅结合模式的一个成功品牌。
密云县太师屯镇人间花海观光园也获得了大丰收,园区总经理王荣军介绍说,2012年园区接待游客8万人,门票收入230万元,随着观光园建设日益完善,去年园内薰衣草、马鞭草、万寿菊、香水玫瑰相继绽放,看花的、赏景的、露营的、爬山的游客络绎不绝,达到12.3万人,仅门票收入就达400万元,赚了个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