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碧水润沃土,再盼来年好收成。深秋初冬,正是冬浇的关键时期,记者在山西省交城县大营村看到,该村正在对农田进行大面积冬浇,并且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今年秋冬农建以来,交城县已累计完成实灌面积12.60万亩,新增节水面积200亩,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进展顺利。
地处偏远的岭底乡,也是一派大搞农建工程的喜人景象。岭底村村民李明玉说:“过去我们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理解,觉得山区没有必要搞这个。今年春旱,让我们彻底转变了观念。在没有秋覆膜的旱地,每亩玉米地只能收200斤左右,而秋覆膜后的土地亩产玉米960斤左右,每亩能多挣800多块钱。”作为典型的山区乡镇,保持水土、改善生态,保墒抗旱、促农增收是岭底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该乡党委书记程通彦说,能提前一个月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关键在于提前谋划、提早行动。今年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提前对整个农田建设进行调研、规划,并绘制相应的地形图,使每个示范区工程实施范围明确、内容翔实,做到有的放矢。
为了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交城县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农建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抓住今年土壤墒情好,树木易成活的有利条件,动员各方力量,利用各种资金,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扎实开展造林绿化,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农建与“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作相结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对接,协调解决好土地流转、征地拆迁、集体林权流转和“四荒”地资源利用等工作。三是农建工作与“8+2”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把农建与红枣、核桃、设施蔬菜、林下经济等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同步安排,把水利设施配套、农田林网绿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等作为提高基地和园区质量水平的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建的质量和效益。四是农建与中低产田改造、设施蔬菜建设相结合,圆满完成年初下达的任务。五是农建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通过举办现场会、观摩会、展示会等示范引导,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对这项工作的认知度,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交城县共实施各类工程640处,总投资2.6亿元,实际灌溉农田12.60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8700亩,工程实施质量和实际效果均好于往年,260个自然村3万户群众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