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这是松原市委、市政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基层的重要工作。目前,全市农村出现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发展、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势头强劲的喜人局面。2012年,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80户,其中,省级41户、市级139户;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544个,同比增长20.7%,合作社成员达到4.5万户,带动农户15万户;全市现有10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13086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2.5%,种植面积达217.97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1.9%。在经济组织发展模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松原粮食集团公司是2012年6月成立的由市政府控股的国有粮食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主要生产经营“查干湖”牌系列农产品。2012年,松粮集团已发展松散型的合作社26户,紧密型5户(即红光、红旗、莲花、北显、二马泡合作社),收购合作社近500农户,水稻面积达到10500亩,合作社农户每公顷增收5400元。松粮集团全资子公司——松原市北显粮油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大米订单农户890户,订单面积20025亩,辐射一镇一乡五村,平均每户水稻订单种植面积1.5公顷,仅水稻一项,890户农民多增加收入累计460万元。杂粮订单农户428户,订单面积达到9600亩,每户农民多增加收入6000元。集团公司以上三项合计实现订单面积40125亩,农户每年多增收合计1216万元。
“公司+农户”模式。松原市二马泡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生产的“德佶”、“二马泡”牌系列精制免淘大米,被评为“吉林省名牌”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现公司资产达到8249万元,营业收入7639万元,年加工能力50000吨。公司及合作社现有耕地12550亩,与农户订单基地20000亩,直接带动农户1600户,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有机农作物。松原市风华农产品开发中心,是集绿色食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新兴企业,主导产品富硒大米先后通过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并相继开发了富硒小米、面粉、花生、玉米碴、绿豆、黄豆等系列农产品,扩大了富硒产业链条。采用“公司+农户”的订单模式,企业以高出同等农产品20%的价格收购订单农户合格产品,现已发展到绿色食品富硒水稻种植面积1000公顷、有机食品种植面积300公顷,其它富硒系列杂粮、杂豆种植面积300公顷。
“合作社+农户”模式。前郭县海勃日戈镇浦会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2011年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613公顷,采用膜下滴灌种植技术,通过统一管理和统一耕作,粮食产量达到7700吨,合作社收入1150万元。2012年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800公顷,土地流转户数360户,入社社员52人,纯收入280万元。宁江区新城乡志强种植专业合作社2012年入社社员97名,合作社规模经营面积45公顷。入社社员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将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2012年,该社总产值达到126万元,总利润达到90万元。目前,入社社员达到256人,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800亩,合作社拥有大中小农机具20台套。
“家庭农场”模式。金英敏是乾安县赞字乡父字村农民,多年来他不仅自己走上了富裕之路,而且带富一方。2012年,他把新开荒的轻盐碱地承包下来,经营规模达5170亩,自己承包田70亩,转包600亩,承包乡机动地4500亩,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创造了亩产超吨粮,达到1041.94公斤的新突破,省里为此在金英敏的承包田里召开了粮食丰产科技现场会。陈忠成是扶余县长春岭镇西长发村农民,2003年开始在河滩地上搞开发种植粮食作物,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500公顷。陈忠成现有农业机械20套(机车12台,机具8套,其中大型农机具10台套,包括玉米收割机等),全面实现了机械化。2012年种植小粒黄豆100公顷、玉米200公顷,总收入15200元,公顷收入8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