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东省烟台市,大家除了会想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的舒适环境外,风味香甜、酥脆多汁的烟台苹果是不是也马上浮现到脑海中了呢?多年以来,烟台苹果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也成为烟台对外开放的一张“城市名片”。在烟台市牟平区,烟台广联果蔬专业合作总社和烟台市牟平区盛裕果品专业合作社借着烟台苹果的“金字招牌”,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让当地的优质果蔬漂洋过海,实现了品牌与收入的双赢。
新思路 好收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农村失去“统”的功能,果农“想干干不了、能干干不好、干了成本高”的问题日益显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散、弱小、被动的果农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果农“干”不了,基层干部则处于“茫然不知所措”或是“有想法、没办法”的困惑之中。二是农产品药残严重,品质下降,达不到国家标准,出口产品屡屡受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牟平区供销合作社选择了引导农民走联合与合作的路子,在不改变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设“远看一大片,近看有界限”的标准化基地,2007年引导牟平区果品公司成立了“烟台广联果蔬专业合作总社”,2008年又指导下属刘家夼供销合作社成立了“烟台市牟平区盛裕果品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目前牟平区果品有限公司拥有5000吨冷风库、3000吨气调库,年加工能力1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创汇800万美元。牟平区刘家夼供销合作社拥有1200吨的冷风库和800平方米的收购包装车间,年储存、销售苹果4000多吨,年销售收入800多万元,创汇100多万美元。
新机制 密联系
合作社是为农民服务的,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带动社员致富,两家合作社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尤其在保证产品的质量、打响国内外市场方面勇于尝试。合作社为社员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提供廉价物料,统一制定技术规程、质量标准。另外,为扩大销路,合作社积极编织市场网络,建立稳定的销售客户和顺畅的销售渠道。对于社员的要求,一是要服从合作社的统一指挥,认真搞好生产,为企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决不能拖累本地产品在市场上的好口碑。二是作为合作社的主人,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行使自己的权利,充分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企业加入合作社,密切了企业同果农的关系,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降低了生产成本、稳定原料基地、提高了产品质量,推进了标准化生产,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发展。
新服务 促进步
合作社成立后,立足社员需求,全方位服务社员。一是着力强化科技培训。合作社每年组织4—5次社员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苹果管理期间,安排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发放技术指导材料,对管理较好的果园,组织社员互相观摩学习,让科技进社入户到树。二是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销售业务,为果园基地和果农供应果品生产中所需的果袋、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逐步拓宽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带动整个果品产业链条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农化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合作社同烟台农资恒丰连锁有限公司联手开展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直供业务。直接从烟台农资恒丰连锁有限公司购进化肥,减少了进货环节,保证了化肥质量,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依托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的测肥中心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对社员和本村及周边农民进行测土配方、科学用肥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无偿为农民测肥、配肥,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使农民从中受益,深受当地农民的信赖和欢迎。
新品牌 拓市场
在上级社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牟平区供销合作社与时俱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果蔬会”和政府组织的国内外“烟台苹果推介会”的有利时机,先后多次走出国门考察市场。广联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养马岛”牌和盛裕果品专业合作社的“盛裕”牌苹果主要销往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和国外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阿连酋、沙特、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孟加拉、印尼、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