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三农活动 >
惠水县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添加时间:2015-06-09 10:00    来源:未知点击:

   近年来,惠水县按照“坝区上设施、山区调结构”的发展思路,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十万亩涟江大坝及丰富低丘缓坡等资源优势,借力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农耕体验和生态农业等具有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业支柱产业,策划编制农业项目,着力招大引强,进一步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招商引资步伐,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1月,该县下发了农业园区建设“1+3”实施意见,创新提出了农业产业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新模式。全县各个镇(街道)各显神通,各展特色,各有亮点,县直部门主动靠前指导服务,特别是县发改、农工、水务、扶贫、林业等部门,选派工作组深入一线为镇(街道)排忧解难,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快速发展。
    全县农业园区建设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产业布局越来越合理,各农业园区都充分利用了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区,部分产业项目已初具规模。芦山中药材、摆金高原生态茶、濛江长岩茶旅产业园、雅水优质米、涟江排楼葡萄种植园、断杉无花果种植等均有一定的规模,园区发展已初具规模。
    二是辐射带动越来越明显。各类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保障逐步完善,各镇(街道)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各类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羡塘香榧种植基地,不仅完成了万余亩土地流转和500余亩育苗移植,还辐射带动了周边万亩银杏种植基地以及千亩绿茶、中药材等建设,农业园区推进仅几个月,已带动农民务工收入100余万元,效果较为明显。好花红青河苹果种植基地发展成形后,可辐射拉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岗度镇充分利用古茶树资源,深入挖掘特色苗族文化,积极打造古茶树旅游文化产业园。
    三是运作模式越来越规范。各个农业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方式,推动产业规模化,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今年,惠水县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为建好农业园区“金篮子”,装好产业项目“金鸡蛋”,充实农民群众“钱袋子”,要求各镇(街道)围绕山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求,积极抓好规划编制,推进农业园区上规模,整合项目资金,加快推进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实际强化园区管理制度建设,重点抓好龙头企业的招引,大力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园区特色产业与现代加工业、生态观光业有机结合起来。抓好农民合作社的培育,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衔接,积极引导参与园区建设,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配置。突出抓好土地流转和结构调整,引导和鼓励园区农民通过转包、出租、合作、托管等形式,加快土地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和集中,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确保实现“流转一片土地、建成一个园区、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群众”。
    围绕主导产业示范区的建设,集中力量开展土地综合治理,想方设法推进园区内土地集中连片,确保园区规划面积不低于5000亩以上,核心区主导产业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1000亩以上。同时,在园区内先进农业科技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牢牢守住生态这条“底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支持科技人员、专业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等新型农民到园区创业,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