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结合自己的研究提两个观念。
第一个观念就是不管是水,还是肠道,我们现在都在大量地推广微生态制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区域化微生态技术概念要得到不断强化。
我们前期做了两个小实验,一个实验是我们通过比较商业化微生态制剂和从池塘里面原位筛养出来的微生态制剂。我们从一些表观的现象(饲料系数,生长速度,抗病力)能观察到,商业的和土着的差不多,但是你把一些免疫因子继续往下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土着的表现远远强于商业上用的这些。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的微生态制剂还是大量借助于畜禽,这是在区域化微生态制剂里面,我觉得需要强化的一个。
第二个小实验是,微生态制剂是它自身在起作用,还是它借助原位的微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之后,由新的微生态环境产生变化的一种效果?当然这两种东西我们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让我们慢慢地清晰。初步得出结论是:是调控后的微生态环境在整体起作用。微生态制剂进入微生态环境后,会形成一个新的微生态环境,再由这个新微生态环境产生功能效应。因此,调控手段除益生菌外,还有其它类产品可以介导。
第二个观念是强化饲料本身的载体功能。饲料本身是个载体,这个载体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不仅仅是营养功能,在免疫或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通过饲料这个载体构建自身的免疫体系。包括我们现在提的比较多的疫苗体系,在亲鱼本身的营养和子稚鱼本身的营养上都需要饲料这种载体来完成。
(文章来源:当代水产 )